小编导读
李时珍,一位旷世奇才,留下了惊世之作《本草纲目》;更是一位浪漫诗人,以中药名写情诗给夫人,以寄相思意。通过中药吟诗作赋喜结连理者,从古至今都有。相传,有一丧妻药铺老板,经人介绍,看中一姑娘,又不好当面表白,于是也用中药名写了封情书给这姑娘,没想到,还真成就了一段佳缘。药铺老板的情书中有这样一句话:“知母心,莫待乌头白,欲知断续未得。”说起这知母,还真是良药一味,今天,小编就和您一起来看看不同时期的中医大家都是如何用知母的!
知母气寒,味苦,无毒。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
(西汉《神农本草经·中经》)
知母气寒,味大辛,治足阳明火热,大补益肾水、膀胱之寒。《主治秘要》云:性寒味苦,气味俱厚,沉而降,阴也。其用有三:泻肾经火一也,作利小便之佐使二也,治痢疾脐下痛三也。又云:苦,阴中微阳,肾经本药,欲上头引经,皆酒炒。刮去毛,里白者佳。
(金·张元素《医学启源·卷之下·用药备旨》)
知母味苦、微辛,气寒,无毒,味厚,阴也,降也。足少阴本经之药也,又入手太阴。泻肾火,滋肾之水。润肺燥,清肺之金。退邪气不解之烦热,疗虚劳有汗之骨蒸。知母苦寒,滋阴降火,乃肾家本经药也。味带辛,又入肺而润燥,则金清而水源益滋,自能制火,故肾虚火动而消渴烦渴及虚火干肺而咳嗽者皆当用之。其或肺中停寒而嗽者,及肾气虚脱无火证而尺脉微弱者,皆不宜用。
补肾水,泻去无根火邪;消浮肿,为利小便佐使。初痢脐下痛者能却,久疟心烦热者堪除。治有汗骨蒸热痨,疗往来传尸疰病。润燥解渴,患人口干,宜倍用之。止咳消痰,久服不宜,令人作泻。引经上颈,酒炒才升。益肾滋阴,盐炒便入。阴虚火动,溺炒降下。阳实水燥,蜜炙润中。黄柏均同四制,滋阴降火良方。
(明·薛己《本草约言·卷之一草部一百三十四种》)
知母气寒,禀天冬寒之水气,入足少阴肾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气味俱降,阴也。肾属水,心属火,水不制火,火烁津液,则病消渴;火熏五内,则病热中。其苦之者,苦清心火,寒滋肾水也。除邪气者,苦寒之味,能除燥火之邪气也。热胜则浮,火胜则肿;苦能清火,寒能退热,故主肢体浮肿也。肾者水脏,其性恶燥,燥则开合不利,而水反蓄矣;知母寒滑,滑利关门而水自下也。补不足者,苦寒补寒水之不足也;益气者,苦寒益五脏之阴气也。
(清·叶天士《本草经解·卷一·草部上》)
辛苦寒滑,泻阳明有余之热,滋少阴不足之阴。润燥止咳,除烦安胎。酒浸炒清上,盐水炒滋下。便滑者均忌之。
(清·徐大椿《药性切用·卷之一上·草部》)
知母味苦,性寒,液浓而滑。其色在黄、白之间,故能入胃以清外感之热,伍以石膏可名白虎。入肺以润肺金之燥,而肺为肾之上源,伍以黄柏兼能滋肾,治阴虚不能化阳,小便不利。为其寒而多液,故能壮水以制火,治骨蒸劳热,目病努肉遮掩白睛。为其液寒而滑,有流通之性,故能消疮疡热毒肿疼。《神农本草经》谓主消渴者,以其滋阴壮水而渴自止也;谓其主肢体浮肿者,以其寒滑能通利水道而肿自消也;谓其益气者,以其能除食气之壮火而气自得其益也。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药物》)
温馨提示:用药需谨慎,请遵医嘱!
编者按:
每天5分钟,关注健康,快乐生活!
我们致力于传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草药
如果大家需要了解某种中草药的相关知识,可以先关注本号(中药草药大全,微信ID是:zycydq ),然后直接在对话框中输入中草药名字(比如金银花)即可查询,我们数据库里收录了常见的5000多种中草药,也欢迎大家多提建议,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