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手足口病高发期,秋季预防别掉线!

俗话说:秋季是个多事之秋,确实没错,因为在秋季,很多疾病都容易在这个季节复发,同时也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


不少人一听到手足口病就闻风丧胆,小朋友得病时总是难受得又哭又闹,家长们看着不知所措也只能跟着糟心。


今天就给大家科普关于手足口病的内容,做好提前预防措施!

关键点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鉴别

手足口病的传染途径

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

如何预防你的宝宝得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治疗

手足口病的家庭护理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型)肠道病毒引起的,以婴幼儿发病为主的,以口、手、足、肛周发生疱疹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2008年5月,卫生部将其列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


手足口病的鉴别

发烧不会高烧,一般略有发烧,39℃以下。

疱疹:手足口的疱疹,米粒大小,稍微发红,很少溃破,重要特点:不疼不痒。所以孩子一般没感觉,要靠家长发现。

疱疹一般首先会在口腔内嗓子附近出现,然后会在手心、脚心出现。身体其它部位的小疙瘩,都不是手足口。

手足口病的传染途径

手足口病的患儿和无症状带病毒者为主要传染源。


患者皮肤皮疹或水疱破损处,口腔分泌物、粪便等常带有大量病毒。发病第一周的传染性最强。


无症状带病毒者在手足口病的暴发流行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些人(隐性或显性感染后)并无表现出相应的症状,不会引起公众和医生的注意,但他们体内含有大量可导致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极易传播给健康易感人群。例如无症状带病毒的成人可将病毒传染给居家的婴幼儿!

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

手足口病在暴发流行时,任何年龄段的人均可感染发病。


最易感染发病的是学龄前儿童(3~6岁),他们免疫系统并未发育完善,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较成人差;托儿所、幼儿园、学校等是这些儿童聚集密度最大的地方;且卫生习惯仍较差,玩具用品等经常共享;加之手足口病的潜伏期和前驱期症状不明显,易被误诊;因此手足口病容易在托儿所、幼儿园、学校中迅速蔓延。

成人感染也有发病的风险:成人大多以隐性感染获得相应的抗体,免疫力较差的成人也会像儿童一样发病。成人手足口病的皮肤症状和儿童相似,有些症状甚至比儿童会更严重。


如何预防你的宝宝得手足口病

目前,肠道病毒71型疫苗已经可以接种了。但由于手足口病致病的病毒很多,不具备唯一性,所以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预防手足口,家长还需要做的是:

01

保护易感人群

到了手足口病流行季节或地区,尽量要避免带宝宝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02

隔离传染源

患者隔离时间应为发病后不少于两周,或症状消失后一周。所以宝宝的小伙伴即使病好了,也要至少再过一周再让他们一起玩。

03

切断传播途径

疾病流行季节和地区“勤通风、勤洗手、常消毒、吃熟食、控传染”是关键。患者的粪便可用生石灰以1:1比例消毒,水杯、奶具和餐具等可煮沸消毒,玩具可用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或紫外线照射30分钟,衣物和床品等可用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或阳光暴晒。


教宝宝七步洗手法

 1 洗手掌。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 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3 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4 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双手交换进行;

 5 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6 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洗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七步洗手法全过程要认真揉搓双手15秒以上。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是接触可能污染的场所,如医院、公共汽车等,那么到家洗手尽量要坚持一分钟以上,洗净各个角落。

手足口病的治疗

3岁以下的宝宝,尤其是病程在4天以内的,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症,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变化需及时就医。


手足口病的家庭护理

与其他病毒感染一样手足口病是自限性疾病,抗病毒药物和干扰素可以缓解病情、减少合并症,但并没有特异性的治疗药物,因此家庭护理显得尤为重要。通常没有合并症的患儿可以在家治疗护理。

使用物理和药物降温的方法,注意补水。

保持衣被清洁、衣着松软。可以剪短孩子的指甲,防止抓破皮疹。皮肤瘙痒处可局部外涂炉甘石洗剂,当疱疹破裂并伴皮肤继发感染时,可局部外用抗菌药膏(千万不要用含激素的药膏)。

出疹期间,尤其在口腔内水疱破溃成小溃疡期间,可以多给予一些温的流质饮食。伴有口腔溃疡症状的患儿对维生素B2和维生素C需要量大,疾病期间的饮食中可以多配合此类含量丰富的新鲜蔬果。病愈后可及时补充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充足休息,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来源:网络


↓↓↓↓↓点击“阅读原文“微信订购,一小时把药送到家!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