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轻松关注
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儿童出生后应按照免疫规划程序接种疫苗。
提问
为什么接种疫苗能预防疾病?
科学研究表明,当细菌或病毒侵入人体时,身体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这种细菌或病毒的物质,这种物质叫做抗体。不同的细菌或病毒会产生不同的抗体,称为特异性抗体。病愈后,这种特异性抗体仍然存留在体内,如再有相应的细菌或病毒侵入体内,这种特异性抗体就能保护身体不受这些细菌或病毒的伤害。
预防接种就是人为地将经减毒或灭活等工艺处理的少量细菌或病毒及其代谢产物接种给人,使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免疫反应,从而产生针对该种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提问
接种疫苗后是不是就一定不得传染病了?
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但成功率并非是100%,多数疫苗的保护率>80%。由于受种者个体的特殊原因,如免疫应答能力低下等因素,可导致接种后免疫失败。但大量的研究证明,即使接种疫苗后发病,相对于不接种疫苗者,其患病后的临床表现要轻很多。
提问
为什么一定要按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
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免疫程序,这是根据临床试验和多年科学实践为依据而制定的。如乙肝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脊灰疫苗等至少需要完成3剂接种才能使儿童产生足够的免疫力。随着儿童的长大,体内原有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力也会逐渐下降。因此,有些疫苗还要进行加强免疫。
提问
为何要对新生儿接种卡介苗?
接种卡介苗后能使机体对结核杆菌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力,对儿童期结核性脑膜炎和播散性结核具有可靠的保护效果。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结核病高、中等流行地区,新生儿应尽早接种卡介苗。我国的免疫程序是新生儿出生时接种1剂卡介苗。
提问
新生儿为什么要在出生后24小时内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我国大多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来源于母婴垂直传播及儿童早期的感染,因为新生儿对乙肝病毒无免疫力,而且免疫功能尚不健全,一旦感染了乙肝病毒,则易成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1岁婴儿感染乙肝病毒后,将有90%以上的人会变成慢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由此可见,新生儿预防乙肝尤为重要。所有健康且无接种禁忌的新生儿都应当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并按照0、1、6月龄的免疫程序,完成3剂乙肝疫苗的全程接种。
提问
乙肝疫苗是否一定要打三针?
接种不同剂次乙肝疫苗后一般都会产生抗体。研究证明,全程接种3剂后,体内产生的保护性抗体的几率大、滴度高。据观察,接种第1剂后,约有30%~40%的人产生抗体,接种2剂后,约有60%~70%的人产生抗体,完成3剂全程接种后可使约90%以上的人产生抗体。
提问
为什么接种疫苗后要留观至少30分钟?
接种疫苗以后,由于个体原因,极少数人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监测数据表明,过敏性休克大多发生在接种后30分钟内,发生过敏性休克后,如果不在医务人员监护范围之内就容易发生生命危险,所以接种现场必须配有医生和急救药品,主要是防止发生意外。如果监护人怀疑自己的孩子接种疫苗发生了异常反应,就应该及时向接种人员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咨询或报告。
提问
接种疫苗后出现的一般反应如何处理?
部分受种者接种疫苗后24小时内,注射部位可出现红肿、疼痛和触痛,多数2-3天内自行消失;部分受种者接种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出现的局部硬结,持续时间可能会长达1-2个月后消失。注射局部出现重度红肿或其他并发症,应给予对症处理。
少数受种者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其中大多数为轻度发热反应,一般持续1-2天后可自行缓解,应加强观察,适当休息,多饮水,防止继发其他疾病;若发热37.5℃以上或发热虽低于37.5℃但伴有其他全身症状、异常哭闹等情况,请及时到医院诊治,在医生指导下采用物理方法或药物对症处理。
来源:江西疾控
健康江西•赣鄱风采丨陈中书:全国少见的胸外和呼吸内镜介入手术的跨界专家
主 管
江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 办
江西省健康教育与促进中心
(江西省卫生计生委新闻宣传中心)
编辑/叶正园
统筹/黄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