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猝死”这两个字眼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您是否想过,它离自己有多远?我们能提前预知吗?
发生猝死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心源性猝死。这种猝死由心脏原因引起,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死亡。突发、迅速、难以预测和死亡率高的特点大大降低了这种疾病的抢救成功率。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显示,我国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为41.8/10万人,每年发病人数超过54万,相当于每天就有约1500人因心源性猝死离世。这些数字告诉我们,猝死离我们其实并不遥远。
猝死的常见诱因
1
较为剧烈而持久的劳动,造成过度疲劳;
2
饱餐、饮酒及过量吸烟;
3
精神神经过度兴奋、激动;
4
严重的心功能不全;
5
低钾、低镁血症;
6
服用某些抗心律失常的药物等。
猝死的高危人群
年龄:并非老人专利,中青年更要防
近年来,猝死的发作呈日益年轻化的趋势,临床上二三十岁的青年猝死患者并不少见,他们往往不知道自己有心脏问题,熬夜、压力等都可能诱发猝死。
性别:中青年当中,男性比女性多
虽然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存在一定差异,但青年心梗患者中男性大致占80%,这主要与雌激素对女性心血管的保护作用有关。青年男性往往工作压力大、应酬多,这可能也是诱发心梗的主要因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更年期后雌激素对女性的保护作用逐渐减弱,因此老年女性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上升,需提高警惕。
职业:十大高危职业猝死频发
国内某知名网站曾总结出“十大高危猝死职业”,虽然不能完全对号入座,但也提醒这些行业的人尤其应当注意心脏健康,预防猝死。这十大职业是:广告狂人、医护人员、网店店主、IT工程师、媒体人士、人民警察、一线工人、莘莘学子、演艺明星、运动健将。
心源性猝死的早期征兆
猝死患者在发病前,身体常常会发出细微的信号。
01
胸闷
如果近期突然出现活动后胸闷,休息一段时间后可缓解,这种现象往往提示您很可能患上了冠心病。突然出现的症状多表明冠状动脉内的粥样硬化斑块还不稳定,随时有可能发生破裂,导致心源性心肌梗死。
02
心慌
心慌往往是心率加快的主观感受。不定期出现的心率加快通常是快速心源性心律失常的结果。多数心律失常的危险性较小,不会引发猝死,但如果是频繁发作的室性心律失常,则有发展为室颤的风险,应当及时就诊。
03
心跳过缓
心脏的跳动是由特定的起搏细胞发起的,起搏细胞功能变差就会导致心脏跳动速率减慢,严重时甚至可引发心脏停搏。心跳过缓,血压变低,很容易出现长时间的心脏停搏,进而导致猝死。
04
晕厥
晕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多数晕厥是由于心跳突然减慢或停止,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常见的原因包括窦房结疾病、房室传导阻滞、迷走神经张力过高等。晕厥有时持续几秒钟后能自行恢复,如果不能恢复,便可诱发猝死。
05
眼前发黑和肢体麻木
脑卒中也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患者会有眼前发黑、肢体麻木等症状。
有些脑卒中发病缓慢,早期只有轻微症状,患者需要多加留心。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或房颤的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数倍。
如果出现单侧看不到东西、单侧肢体麻木、乏力,或走路不稳、有踩棉花感等,则应高度警惕脑卒中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06
感觉憋气、口唇明显发紫
如果工作性质需要久坐或长期站立,周身血液循环不佳,当病情发作时,除了疼痛外,还有憋气、明显的紫绀、口唇发紫、血氧下降等情况,则需高度警惕肺栓塞的可能。
专家提醒,如果上述症状多发或频发,或是处于长期高压环境下的职场人士以及有相关病史的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猝死风险评估,及时进行有效预防以降低猝死风险
【声明】:本平台旨在传播医疗资讯和相关服务咨询,疾病具体诊疗方案建议来院面对面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