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冰地冻万物藏;
落水枯荷满塘伤;
阶前飘零别清秋;
冷霜残菊尚独妍;
奇峰浩荡雪满船;
寒炉夜围温美酒;
一点禅灯北风寒...
【气交水始冰】
立冬,表示冬季正式来了。
水面随着温度的降低,
开始结上一层薄薄的冰。
【冷霜地始冻】
土气凝寒,未至于拆。
温度的急剧下降,
让大地都要凝冻起来。
【落水荷塘满眼枯】
荷塘里颇有意境的残荷,
预示着冬季的到来。
想起那句“残荷霜半湖”的清冷。
西风渐作,何处飘零?
【黄叶别清秋】
“昨夜清霜冷絮裯,
纷纷红叶满阶头”。
立冬有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
此时黄叶落尽秋无踪。
【残菊尚鲜妍】
园林尽扫西风去,
惟有黄花不负秋。
立冬时节,满目凋零。
只有菊花依旧傲然盛开。
【侵晨雪满船】
立冬时节,
南方虽然还处于小阳春。
北方很多地区已经孟冬之月了。
很多地区已经初雪纷纷至。
盼得“瑞雪兆丰年”。
【寒炉温美酒】
冻笔新诗懒写,
寒炉美酒时温。
此时天冷地寒,
一杯温酒最暖心头。
【火锅以补冬】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
“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
治虚劳寒冷... ”。
冬天来了,
怎么能少了一桌火锅?
冬天来了,你那边降温了吗?
立冬是冬季的开始,想要冬季过得好,就要从立冬开始注重养生。那么立冬如何养生?11个要点一定要知道。请看看下面立冬养生的注意事项。
喝“点”粥
冬季养生宜多食热粥,常吃此类粥具有增加热量和营养功能。老人养生更要多喝粥。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特别是糯米红枣粥、八宝粥、小米粥、桂圆粥等最适宜。
护“点”脚
在冬季不要只顾添加上衣,却忘了下肢和脚的保暖,要知道下半身受寒亦可引发感冒。在气温下降的冬季,应穿一双保暖性好的厚袜子,当袜子和鞋垫汗湿后,要及时烘干,同时鞋子内部也要经常烘晒。
另外,老年人从室温较高的屋子外出时,要设法避免寒气的突然刺激。在临睡前用温水洗脚,不仅能温暖双脚,还能消除疲劳、驱病强体。
调“点”神
冬季的寒冷气候会使人的新陈代谢等生理机能处于抑制状态,“精神感冒”症状也由此增多。
专家提出,冬季藏精更宜养神,神志内敛才可精满气足,在精神调养上要力求其境,保持情绪安宁,避免烦躁,白天可多晒太阳,多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活动,并适当增加屋内照明亮度。
防“点”病
冬季气候寒冷,容易诱使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应留意防寒保暖,尤其是预防大风降温天气对机体的不良刺激,备好急救药品。同时还应重视耐寒锻炼,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发生。
吃“点”果
甘酸清润的水果通常富含维生素C和E,可以滋润皮肤。维生素C能促进胶原蛋白合成,使皮肤水润细腻,维生素E是种高效抗氧化剂,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增强细胞活力,如猕猴桃、山楂、苹果、梨、柑橘类水果。
另外,酸味水果还含有鞣酸、有机酸、纤维素等物质,能起到刺激消化液分泌,加速胃肠蠕动的作用,冬季,一天吃个水果,是补水润肺的理想选择。
进“点”补
“入冬进补”,很多人会选择鸡、鸭、羊等热量高的肉类进补,其实这并不适合所有人。
类似萝卜炖羊肉、狗肉火锅之类的温补食品适合身体健康的年轻人和儿童食用,但对于湿热体质、肝火旺体质以及痰湿体质的成年人来说,多吃肉类,特别是燥热的狗肉可能出现流鼻血、口舌生疮、烦躁等症状。
少“点”盐
干燥的气候对呼吸系统伤害较大,容易诱发上呼吸道感染。如果饭菜中含盐量太高,会导致唾液分泌减少,使各种细菌在上呼吸道中更易存活。高盐的饮食还可能降低黏膜抵抗疾病的能力,使细菌、病毒乘机而入,诱发炎症。因此,冬季更应注意限盐。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应在6g以下(1啤酒瓶盖大约为6g盐)。
多“点”水
从表面上看,冬天人体虽然出汗少,但因组织液通过皮肤蒸发,成年人一天也要失去约600毫升水分。加上排便失水,一天中人体排出的水分在2500毫升左右。因此,即便冬季人们每天喝水也不应少于2500毫升。
出“点”汗
冬季养生要适当动筋骨,出点汗,这样才能强身体。选择冬季适宜的运动项目,总的原则是动作幅度较小、热量消耗较大的有氧运动。
年轻人或身体较好的中年人可选择跑步等强度较大的运动,锻炼时间比春夏季多10到15分钟;老年人或体质较弱的,可以选择快走、慢跑、打拳等低强度运动,以全身微微出汗为宜。
多“点”笑
喜、怒、思、忧、恐五志之中,忧伤情绪容易伤肺。因此,冬天养生应将我们的心志、肺和呼吸系统与秋的收敛之气相应,以笑养肺。
笑不仅使人心情舒畅,还能保持心火不旺,心脏始终处于一种柔和的状态,对肺是有好处的。
早“点”睡
立冬后,就要根据冬季的特点进行养生。在众多的养生方式中,最省事可谓“睡觉”了。冬季养生首先要保证的就是充足的睡眠。
对于成年人来说,一天最好能保证8小时的睡眠时间,如果晚上的睡眠时间不足,那么可在中午补睡半小时到一小时。充足的睡眠能有效恢复精力、养阴培元,有益于在冬季阳气潜藏,阴津蓄积。
想了解更多?
那就赶紧来关注我们
微信ID:
minhaizhiyao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