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杏林花吐锦 泉流桔井水生香
——福州市中医院70年发展纪实
张峻芳
第三篇章 大道至简 开拓创新
医院服务中心
大道之行,通于四海。医院作为福州市公立医院改革和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的试点单位,积极稳妥地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强医药费用控制工作,严格执行药品联合限价阳光采购政策,降低药品耗材费用,让老百姓在医改中有获得感。积极改善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全面实施预约诊疗,逐步推行日间手术,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健全投诉机制。积极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以病人为中心,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医院管理,增强质量意识,保证患者安全。责任心、细心、关心、贴心、诚心、爱心……用心做好每一个细节,用心构筑手术病人“安全防线”,用实力和真诚赢得无数患者的心是福州市中医院人的不懈追求。
消化内镜中心预约分诊台
康复科舒适诊疗环境
护士站
自助机
洗手间
创新医院管理模式,提升团队管理能力。实施“PDCA”即“计划—执行—检查—总结”四位一体的医院管理模式,从严治院,使医院管理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轨道。医院科学的管理模式产生的品牌效应引来了省内外众多同行前来参观学习。着力抓绩效分配,为加强医院管理,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医疗成本,调动职工积极性。
“PDCA”管理模式
医院聘请北京名医为“师带徒”工作室
指导专家
儿科全国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专家
萧诏玮主任医师带教
妇产科主任游慧芳、呼吸科主任陈琦辉、
ICU主任陈伟、影像科主任詹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是医院发展的根本保证。医院秉承科技兴院和人才强院的发展理念,把“人才强院”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在不断完善硬件设施的同时,医院着力加强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通过实施人才强院发展战略,靠品牌引人、靠事业引人、靠感情引人、靠待遇引人,并建立了一整套“引才、用才、育才、激才、留才”机制,吸引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到我院来干事创业,突破了医院学科发展瓶颈,补齐医院短板,为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新鲜活力,有力地推动了医院快速发展。2014年至今,我院引进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7人、硕士研究生56人,还通过“师带徒”、聘请专家担任科室顾问、名誉主任、技术指导老师等方式,柔性引进了近20名北京、上海、省属三甲医院的知名专家到医院工作。医院先后派技术骨干到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等国内著名医院和省内省级医院进修学习。与福建医科大学建立协作关系,积极与省内外知名医院寻求合作,定期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来坐诊、手术。
孙浩铭妇科临床经验集、
陈桐雨医话医案选、黄廷翼浅针术等著作
全国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专家
唐江山主任医师
全国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专家
谢宝慈主任医师
全国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专家
朱亨炤主任医师
薪火相传,弦歌不辍。被美誉为福州中医界“四大金刚”的孙氏妇科、陈氏儿科、邓氏肛肠科、黄氏针灸科人才辈出,特色越做越浓、规模越来越大,在老百姓当中的美誉度越来越高,影响越来越广泛。目前医院有唐江山、谢宝慈、萧诏玮、朱亨炤等4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有唐江山、谢宝慈、萧诏玮三位省级名中医,他们是福州市中医院名医名家的杰出代表,他们年逾七旬,仍坚持坐诊,笔耕不辍,令人钦佩。医院还有一大批各科的专家,他们默默坚守、躬耕仁术、悬壶济世。一代代名家们后继有人,中医传承生生不息,七十年执着坚守,福州市中医院硕果累累,学术影响辐射全省乃至全国。
《壶天墨痕》、《榕峤医谭》等著作
《临证与用药心悟》、
《肾脏病中医调治》等著作
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证书
心血管科带教活动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医院注重科教兴院,鼓励科研开发与新技术的引进,多方位调动全院医务工作者的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近十年来,医院建设“福州市中医药临床研究创新平台项目”1项,科研创新团队5支,科研立项95项,卫技人员在国家级、省级学术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385篇,共有7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有3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项科研成果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有2项科研成果获福州市科技进步奖;出版专著20部。
时间为证,历久而弥新。七十年风雨磨砺,福州市中医院人在医术与医道间孜孜求索,在文化与品格中根植浸润,完成了从名医、名科到名院的发展跨越。(未完待续)
(作者:福州市中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急症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福建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福建省医院协会常务理事,福州市康复医学会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