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医药专业人才“空中阁楼”的怪象

 专栏作者/涛涛不绝

 专注内资企业药品学术推广领域近10年,对代理制学术共建颇有建树。

 

近期,看到一些总结药品学术推广的文章,总有一种怪怪的感觉。


这种感觉说到底是一种空。



我们都知道,药品的学术推广,当初由外资药企带入中国,之后在国内各类医药公司的土壤下繁衍。我国如此之地大物博,土壤的成分之形形色色也是情理之中。久而久之,学术推广的定义,也因各类公司的内部需求不同而定义了。


笔者在市场部做了近10年,对市场部的各类工作耳濡目染。但始终没有看明白,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部。


难道出于严格意义上的医学+药学理论,结合市场营销理论的市场部,才能真正主宰产品走向数亿市场吗?市场部到底在医药营销公司中承担着怎样的角色?在不同医药公司又承担着多少实质性的意义呢?


笔者相信:市场部的存在,绝对不是公司老板养一批专业性质的员工只为给客户看的,为了向外界证明“我们的团队是专业的!这未免也太荒谬了……毕竟代价太大了!


近日,在阅读好友Chenlia推荐的乔希·维茨金所著的《学习之道》后,使笔者对学术推广的基本功进行了重新思考,感触颇深,尤其是书中对学习方法提出的整体理论渐进理论,深深地吸引了笔者。特借此平台与各位读者分享。



 “整体理论”倾向于:成功时告诉他做得很好,而失败时则告诉他,他并不擅长这件事。笔者理解为:若某些人对其工作专业领域只晓得个皮毛,系统之处却无从谈起,仅落得个一瓶不满半瓶子逛荡。这时,有人告诉他:没事儿,让专业的人做去做专业的事情,你只需要做好管理即可。


但只有这些人心里清楚,在自己曾经做过的一线岗位,都未曾做透做好,这样的实力又怎能带领出特别优秀的专业人才呢?只因为年龄或位子到了某个阶段,无法降下所谓的“身段”去学习基础,久而久之,也只落得个外强中干。


 “渐进理论”也可以称为“学习理论”,这种理论更倾向过程,无论结局好与坏,从过程中总能学到些什么。此处笔者理解为:工作专业学习之道,不可好高骛远,正所谓天下再宏伟的建筑也不可能是空中楼阁。想要矗立不倒,夯实的根基才是王道。



下面用书中寄居蟹的例子,来对比下在学术推广路上的部分同仁(其实包括但不限于市场人员),笔者觉得非常形象。




寄居蟹:它的成长过程与学习有些相似(心理因素排除在外)。


蟹长大后,需要找到一个更大的壳。因此,这个缓慢、笨拙的小生灵开始了新家探索之旅。如果它没能很快找到一个适合的新壳,那就意味着危险时刻的到来。一个习惯于垒副武装、全身柔软的小生灵现在必须要走出自己的世界,面对捕食者及其他风险。


换家过程中的学习阶段,也是另一次成长的起点。坚持“整体理论”的人就像是一只丧失食欲的寄居蟹,一直饿着肚子,只为一直长不大,这样也就用不着再去找新家了。



比如有些市场人员,嘴里含着“专业教育背景”的“金/银钥匙”走进了各类医药公司,在不同的公司需求下,步入了看似相同的市场部工作。在历经一段时间的用功和熟悉之后,各自在所管理的药品的领域积累了一定是知识和人脉资源(此部分包括KOL\供应商等)。


而时间稍微长一点(暂定3-5年)后,就有种小膨胀的赶脚。自认为市场部工作不过是查查文献,做做PPT,组织组织各类会议,充其量再搞几个项目造造势,找几个业内专家维护好,时不时要他们替企业产品发发声,偶尔再配合销售人员解决一下与产品相关的临床问题。


这样的日子一天天地过着,加之公司对学术推广工作没加再多要求,时间长了,此类员工自觉已然资深,然而,当出去面试更大或更系统的公司同类更高级别岗位之后,发现自己的能力过于“笼统”而不能胜任更专业更系统性的工作,加之不敢面对降职/降薪后的“从基础再来”,最后只能灰溜溜做回原有岗位继续混日子。




这种状态的员工等同于“饥饿寄居蟹”。


正所谓,真正医药人才的能力,不能仅仅就目前所服役的公司内部岗位要求而定。若在任何领域中做专做透,还需从所属领域的基本功做起。唯有基本功扎实之后,再配合上技巧,才能在任何环境中都做到游刃有余。


此文暂阐述目前医药企业里的一种现象,在后续的文章中,笔者尽力对药品市场营销各个环节的关键点进行力所能及的阐述,敬请期待!



更多阅读:

1、什么样的下属,值得你去提拔?

2、难道,我们多年来做的都是假学术推广?


合作、投稿等事宜请在微信后台回复

思齐圈(www.siqiquan.org)—专业知识分享平台

 精彩活动预告☟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