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我与卫生健康事业同行》系列报道之五:23年坚守与创新 儿科女医生深夜“抢车”只为救娃命

        “孩子喘息有些粗重,这样的症状持续多久了?”11月20日中午,记者走进德城区妇幼保健院,看到儿科负责人孙秀珍在为不到一岁的新生儿听诊。而这时,孙秀珍的诊疗室里已经排起了长队,陆续等待着诊疗。孙秀珍1994年7月毕业于青岛医学院儿科医学专业,一直在德城区妇幼保健院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她自从业到现在,每天准时7点25分到岗,每天接诊三四十个病号,下班从不按时间,诊完最后一位患者才会回家,23年如一日。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先后获得市区级“技术标兵”、“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和首届德城名医等荣誉称号。

孙秀珍正在给孩子检查心率

  23年从业积累大量临床经验 放眼全市全省提高医疗技术

  “当初择业时,想到身边的人就医很困难,觉得医生能给病人解除痛苦,是个很神圣的职业。其实多数病人都很好,我们医生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只要体现出对他是真心关爱的,病人就会很认可。”孙秀珍谈及行医初衷时说到。

  工作23年来,有些经历让孙秀珍至今仍历历在目。一个冬天的深夜,单位打来电话,新生儿发生窒息,非常危重,需要抢救。孙秀珍赶忙从床上爬起来,披着凌乱的头发就出门了。当时已是凌晨两点,电动车出不了大门,出租车也很难打到。好不容易看到一辆开过来,孙秀珍直楞楞地站到路中央,伸开双臂就准备劫车。出租车司机吓坏了,赶忙一个紧急刹车,刹车的嘶鸣声划破了夜空的宁静。车上还有乘客,孙秀珍当时就对着那人说,“我是医生,先送我去医院,我去救孩子,你的车费我给你付!”乘客和司机先愣了一下,回过神后赶紧把孙秀珍送到医院。

  “现在想想真有点后怕,但是抢救的过程就是多一个人,多一个成功的机会。”就这样秉持着敬业的工作态度,孙秀珍在新生儿、早产儿的综合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她邀请山东省立医院专家定期来院会诊、查房,带领全科同志们开拓创新,先后引进了CPAP持续正压通气辅助呼吸、新生儿全自动呼吸机技术,极大提高了危重、早产儿的抢救成功率。

  全面二孩政策放开 妇幼诊疗工作与时俱进

  现如今二胎政策放开,由于生育二胎的多是高龄产妇,相对来说,出生的问题新生儿比较多,比如早产儿、畸形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等,而且高龄产妇容易发生产程延长或难产,导致孩子缺氧窒息、血糖不正常等。

  为此,孙秀珍和同事们一方面利用媒体等各种渠道做好准妈妈的宣教工作,医院组织的专家们定期给孕妇讲解知识,她负责讲解新生儿的护理和突发情况处理。最早的时候她还骑着电动车到二屯、黄河涯、莘庄及周围的社区给群众们讲解。另一方面,孙秀珍借助院里支持,扩充儿科医护人员队伍,轮流派出人员进修学习,提高诊疗水平。平时注重加强危重患儿的抢救演练,包括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等,提高了危重患儿的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和后遗症的发生。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