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相反,大雪后各地降水量均进一步减少,东北、华北地区12月平均降水量一般只有几毫米,西北地区则不到1毫米。
SNOW
大雪三候
因天气严寒阴冷,正处于阴气极盛之期,按照传统阴阳观念认为阴气盛极必衰,此时阳气开始萌动。
“鹃鸥不鸣”
鹃鸥即寒号鸟,为阴物感阳者,得阳气则不再鸣叫;
“虎始交”
老虎为阳物,感阳而交,所以会循阳气的萌动出现求偶行为;
“荔挺出”
“荔挺”,草名,也循阳气萌动开始抽新芽。
大雪进补
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此时宜温补助阳、补肾壮骨、养阴益精。冬季食补应供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也宜常食羊肉、狗肉、鸡肉、虾仁、桂圆、大枣等食物,这些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和脂肪,产热量多,对于素体虚寒、阳气不足者尤宜。
大雪节气前后,柑桔类水果大量上市,像南丰蜜桔、官西釉子、脐橙雪橙都是现在的当家水果。适当吃一些可以防治鼻炎,消痰止咳。
一些身体虚弱的人在食补的同时,也可以用补肾延年的药物进补,宜选择的中药有:紫河车、蛤蚧、杜仲、人参、黄芪、阿胶、冬虫夏草、枸杞子等,可和肉类一起做成药膳食用,也可将以上中药浸泡成药酒,在寒冷的大雪时节适度饮用,可滋补肾阳,温通血脉,促进血液运行,帮助人体抵御寒气。
顺以天时,静以养阳
静养是一种平淡恬静,却充满生命力的状态,如同掩埋在大雪下的种子和根须。
起居调养宜早睡晚起,并要收敛神气。冬日阳气肃杀,夜间尤甚,要“早卧迟起”。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
避免大汗,保护阳气
大雪时节,万物潜藏,养生也要顺应自然规律,在“藏”字上下功夫。大雪节气的特点是干燥,空气湿度很低。此外,衣服要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宜保暖贴身,不使皮肤开泄汗出,保护阳气免受侵夺。夜晚的温度会更低,夜卧时要加多衣被,使四肢暖和,气血流畅,这样则可以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如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脑血栓形成等。
通风健脑
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空气,健脑提神。冬属阴,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腹部背部也不宜艾灸,以免阳气耗散。
注意头部和脚部保暖
头部是大脑神经中枢的所在地,每天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为头部皮肤薄,血管粗和毛发多的缘故,热能的散发量也特别大。据研究证实,当气温为15℃左右时,头部散发的人体热量约为1/3;气温在4℃左右时,头部散发的人体热量增至约1/2;而气温在零下10℃左右时,竟有3/4的人体热量从头部散发,所以俗话说“热从头上散”。所以冬季头部保暖尤其重要。
1、头部切忌顶风吹。特别是在寒风凛冽的冬季,更要注意过道风,在风大时应侧身走过,并用手护头。
2、外出时最好戴上帽子,而且要戴能盖住前额的帽子。
3、洗头水的温度最好保持在35℃以上,洗后应立即用电吹风吹干,切忌在头发湿的情况下迎风而走。
4、晚上睡觉时,应关闭好窗门。睡觉时头部应远离风口处。
5、冬季的早晨梳头时,多梳几次头,使头皮微热,这样可以使头部经络气血畅通。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热量不易被血液循环带到足部,且皮下脂肪较薄,抵御寒冷的能力较差,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使其抵抗疾病能力下降,导致呼吸道感染。因此,在寒冷的大雪时节应特别注意脚部的保暖。
1、腿部防寒莫贪靓
女性朋友尽量不要穿短裙、短裤。即使因为爱美想要穿裙子,也应穿由较厚重的毛呢或粗呢做成的裙子,长度以到小腿肚甚至脚踝为宜,不宜只穿保暖功能相对差的连裤袜。此外,尽量减少在潮湿、阴冷的环境里活动,这样就能减少症状发作的机会。如果是长期坐办公室的女性,可以在工作的时候再加一张毛毯覆盖腿部,这样也能起到保护膝盖的作用。
2、坚持泡脚
晚间可坚持泡脚,可起到调理的功效。
脚部有很多穴位,是五脏六腑的反射区,泡脚可以起到调理新陈代谢补气益肾的功效。每天泡脚的时间最好在七点半到九点钟之间。因为五点到七点是肾经运行的时候,过了肾经运行的时候肾气开始虚弱,这个时候泡脚可以有更好的补肾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泡脚水的温度要适中不能太烫,泡脚的时间控制在25分钟左右即可。
3、坚持健步走
选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运动过后,日常也必须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
【声明】:本平台旨在传播医疗资讯和相关服务咨询,疾病具体诊疗方案建议来院面对面咨询专业医生。
小编那么拼,点个赞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