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红艳 山西荣华大药房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高级健康管理师
曾经,张阿姨和邻居来到我店的健康管理中心。经过我的用药方案调整,张阿姨血糖有所好转。具体的用药方案为大家分享一下。
张阿姨脸色发红,以我做慢病六年的经验,估计阿姨有三高。
阿姨服用二甲双胍肠溶片0.25克,早1、中1、晚1;
血糖空腹15.2随机20.5,想让我帮忙看看;
我建议用胰岛素优思灵3R,早12,晚8;
中午优思灵r6个单位;
同时二甲双胍肠溶片0.5克,早1、中1、晚1;
吡格列酮15mg,早1、晚1,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相比而言,我在合理用药控制血压这方面的水平,也算是很高的了。但不知为何,纵然如此下来,张阿姨的血糖总是忽高忽低。于是我又为张阿姨介绍了营养知识以及运动的原则,比如:
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全谷物,杂豆类占饮食的1/3。
吃蔬菜、水果适量,种类,颜色要多样。
必要的蛋白摄入不能少,建议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适量,限制加工肉类,奶类豆类天天有。
足量饮水限制饮酒,少油少盐。
细嚼慢咽注意进餐顺序,规律锻炼,每周至少运动三次以上。
但是张阿姨的血糖控制已然有所起伏。经过我的一番询问才得知,原来是“零食”摄入过多。比如孙子们的零食放在茶几上,阿姨做家务时不由自主捏了几个吃。
于是我建议她把家里能看到的零食都放在茶几底下这类视线看不到的地方,所谓,“眼不见心静”就是如此了。一段时间过后,阿姨表示这些生活上的细节都注意了,但总感觉血糖波动的现象依然有。
于是我冥思苦想——已经排除了药物的因素,那么还有哪些因素在影响血糖呢?
睡眠?应急状态?压力?情绪?……阿姨总是说她家里都不错,邻居也说阿姨的儿子孝顺。但当我偶尔看到阿姨那些不自然的表情,我想她估计有难言之隐。
『血糖降不下来?“难言之隐”在作怪』
过了两天,我给阿姨打了电话,邀请阿姨一个人过来聊聊,想跟她谈点私事。
打完电话不过一个小时,阿姨急急忙忙赶了过来,问我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麻烦事,她能帮我做什么?
我开门见山:“阿姨,您家里是不是有不方便说的事?”一问之下才知道,她儿子也有糖尿病,就是在我这里看好的。于是自己也就“悄悄”过来了。
一番深谈,我才知道阿姨的血糖波动的根本原因,是真正的来源于“生活”:
“你不知道,我心里不痛快。儿子就知道对媳妇和孩子好,去超市买大包小包的吃的,没一个我能吃的,只顾他们好活,心里没我这个娘啊!我把两套房子都给了他们,省吃俭用辛辛苦苦攒的钱,都让他们套没了。”
“我每天洗碗做饭,收拾家,就和保姆一样,伺候他们,他们太浪费了,只要剩下的东西就倒。前几天冰箱里有块牛肉,儿媳妇看也没看,提溜起来就扔到垃圾桶里。他们上班走了,我又捡出来,在开水里过了一下,又凉拌的吃了,我也没有吃坏肚子。”
“他们每天拿着我的钱糟蹋,我越想越气,跟别人也不好意思说。以前我身体可好了,我的这个糖尿病都是被气出来的……”
『当你无可奈何时,不妨与顾客“聊聊生活”』
阿姨哭了很久,我也明白了阿姨的血糖波动原因。于是做了很多心理开导。儿子肯定是孝顺的,只是不会表达,忽略了她的感受,要学会沟通和交流。
此外,家务活要学会调剂,该要求帮忙的时候,要主动提出来。同时让阿姨经常出来转转,多和别人聊聊,也可以经常找我谈心。
此外莫要多生气,可以多喝点玫瑰花茶,疏肝理气,开胸解郁……
经过我的开导,阿姨终于说我想通了——自己身体第一,要往开想。以后不会生闷气。
阿姨走了之后,我在微信里找到他的儿子,提起了他的母亲。我半开玩笑的说:“你母亲需要你的关心,俗话说你养我小、我养你老,以后要多关心你的母亲。”
微信那头久久不见回复,晚上十点才看到微信留言:“谢谢你,我知道了我的不足,感谢你的帮助。忙过这两天,我得好好请教你!”
昨天我又回访了阿姨,电话那头的阿姨,轻松愉快,说她儿子变了,还主动做她爱吃的菜,自己甭提有多高兴了。还说以前确实是自己想不开。现在的生活一切都好。还邀请我去他家做客。
生活上的问题解决了,阿姨的血糖也终于达到了目前“空腹7以下,餐后9左右”的标准数值。
在我的操作下,慢病项目已从“卖药”过渡到“个人健康管理”;如今,正在由“个人健康管理”转变为“家庭健康管理”。思来想去,我总觉得这才是慢病专员、营养师未来的最佳出路之一!
长按上图3秒钟,识别二维码关注
喜欢的话就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