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幸福盐湖,打造惠民医院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
一、出血热的早期症状表现为:
1、发热:38—40 ℃,通常持续3—7天,一周以上也不少见。
3、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
4、三红:颜面、颈部及上胸部皮肤充血潮红。眼结膜、眼睑水肿和面部浮肿。
5、出血:口内软腭,咽部及眼结膜出血,腋下、胸背部皮下出血,形如搔抓样。
验血异常:白细胞总数升高,淋巴细胞增多或出现异常淋巴细胞,血小板减少明显。
7、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
二、主要传染源是老鼠
本疾病主要流行于欧亚大陆31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属重灾区。流行性出血热全年均可散发,但有明显的季节性,野鼠(在我国主要是是黑线姬鼠)引起野鼠型在11—1月为高峰,5-—7月有一小峰。褐家鼠的发病高峰则为3—5月。
三、传播途径:
1、呼吸道。含出血热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颗粒经呼吸道感染。
2、消化道。摄入被鼠排泄物(含出血热病毒)污染的食物、水,经破损的口腔粘膜及胃肠粘膜感染。
3、接触传播。被鼠咬伤,鼠类排泄物、分泌物直接与破损的皮肤、粘膜接触。
4、母婴传播。孕妇患病后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四、治疗与预防
1、一般治疗原则:“四早一就”。
早发现、早诊断、早休息、早治疗,就近隔离治疗,减少搬运
发热期可用物理降温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发生低血压休克时应补充血容量,常用的有低分子右旋糖酐、补液、血浆、蛋白等。
2、对症和并发症治疗
有明显出血者应输新鲜血,以提供大量正常功能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血小板数明显减少者,应输血小板;对合并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者,可用肝素等抗凝药物治疗。
3、预防接种
流行时接种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是最经济最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一般疫区居民及进入该地区的林业、水利工地民工、野外宿营工作人员和部队官兵也应接种,由非疫区进入疫区的人群接种疫苗尤为必要。
4、日常预防
搞好环境卫生,大力灭鼠减少鼠密度;出血热流行季节尽量减少野外活动,特别是到出血热高发区域;勿食用生冷食物,特别是怀疑有老鼠爬过的水果、蔬菜等。
厚德 博学 团结 奋进
【咨询电话】0359-2267540
【医院地址】运城市凤凰北路152号
【关注我们】搜索微信yhqrmyy添加关注
【盐医理念】尊道笃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