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健康】流行性出血热—一只老鼠引发的"血案"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为啥要打?你可能说出一万个理由:

老鼠面目可憎

老鼠集脏乱差于一身

老鼠偷吃人类口粮

老鼠是行踪鬼祟的破坏王……

在这很多很多的理由里,不要忘记——

老鼠还有可能成为“杀人犯”!

这要从一种要命的传染病说起,

这种传染病就是——

流行性出血热



秋冬季节是流行性出血热高发期

    陕西关中地区的西安、宝鸡、咸阳和渭南是重点流行地区。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是黑线姬鼠人通过接触鼠的排泄物污染的食品、空气、血液均可感染该病

    黑线姬鼠具有季节性迁移习性:春季主要在春花作物地栖息;夏季在稻田高田埂、沟边、河塘边、杂草沼泽地及旱作地;秋季随作物成熟而迁往田间,稻田缺水后便在田埂栖居;冬季少数在田间栖居,多数迁往坟地、荒地、菜地、土堆、草堆等处挖洞筑巢,小部分迁移到人类建筑物里去。


    秋季人们野外收获劳作,冬季老鼠迁往人居附近,大大增加了感染出血热的机会,形成发病高峰


1什么是出血热


    我国流行的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出血、肾脏损害为临床特征的传染病,学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出血热发病急,临床症状重,危害大,病死率高。传染源主要为野鼠,陕西流行的主要由黑线姬鼠传播

黑线姬鼠


    陕西自1955年发现出血热病例以来,每年都有发病,8~10年为一流行周期。每年形成两个发病高峰的主要原因是两个收获季节农民接触鼠类机会增大,暴露于病毒的几率增多所致。


2出血热病毒如何传播


    汉坦病毒为RNA球型病毒,表面布满刺突,内含3条病毒基因。汉坦病毒平时寄居于啮齿类动物体内,包括鼠类、蝠类、鼩鼱和鼴鼠。这些动物作为传染源,通过排泄物、分泌物将病毒排泄出体外,以气溶胶形态被人吸入传播。另外通过蜱蟎叮咬、直接食入被带毒老鼠排泄物污染的食物、破损皮肤直接接触老鼠排泄物而传播。


3感染后的临床表现


    感染出血热病毒后,80%以上的人都会显性发病。典型病例有五期临床经过,即发热期、低血压期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前三期可重叠发生。


    (一)全身中毒症状:感染后经过7~46天的潜伏期,出现重症感冒初期症状,即发热(可达40℃,能持续1周),全身无力、酸痛,食欲减退,但少有寒战。


    (二)充血、出血体征:典型出血热病例在起病2日内,即可出现“三红”,即面、颈、上胸部潮红,酷似醉酒貌。起病3日内即可出血,表现为口腔、眼结膜的出血和皮肤点、片、絮状出血,皮损处或进针点淤血,重者脏器出血。


    (三)渗出表现:起病一周内,由于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血容量减少,造成低血压甚至休克。血浆外渗导致脑、肾、结膜水肿,典型者出现“三痛”, 即头痛、眼眶痛、腰痛。


    (四)肾脏损伤:是出血热的突出临床表现,有腰痛,肾区叩击痛,少尿甚至无尿,蛋白尿,血尿。


4哪些人容易感染出血热


    常与鼠类及其排泄物接触的人更容易感染出血热病毒。在出血热疫区参与秋收、夏收的劳动力人群(16~70岁)发病占总发病数的90%以上。


5如何预防?


(一)人群预防

    1、灭鼠防鼠:大力整治村边卫生,清除鼠类繁殖栖息地。


    2、疫苗接种:在出血热疫区对16岁以上人群进行出血热疫苗接种。


    3、在出血热疫区野外实施大型建设,应请当地疾病控制机构进行风险评估,指导营地灭鼠防鼠,组织出血热疫苗接种。


 (二)个体预防

    1、下田收获要做好个人防护,戴手套,穿长靴,着长袖衣裤,在地上抱拿秸秆时戴口罩。


    2、整治庭院环境卫生,不在庭院堆放柴草,堵塞鼠洞,投放毒饵,防止野鼠进家。


    3、不掏鼠洞,不徒手抓鼠,防止鼠类或鼠虱叮咬,避免与鼠类及其排泄物(尿、粪)直接接触。


    4、放好食物,防止鼠类污染,不吃被鼠类污染的食物。


    5、没有接种过出血热疫苗者,要主动联系疾病控制部门接种。


    6、看望出血热病人,要戴口罩,避免接触其血液、排泄物及被其污染的衣物。


    7、在出血热高发病区,从11月~次年元月份,出现发热、颜面发红或出血,要警惕出血热,立即去看医生,努力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休息、早治疗。


来源:陕西疾控、西安市第四医院、济南疾控微健康综合编辑

摘自:陕西百姓健康


您的健康顾问

健康知识咨询

政策法规咨询

专家在线咨询

心理咨询

预约挂号

戒烟干预

医疗投诉举报




12320




微信:sxws12320

微博:@陕西卫生计生12320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