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杏林故事】朱丹溪赤诚拜名师

 

  朱丹溪,名震亨,字彦修,因其故居有一条名叫“丹溪”的小溪,故被称为丹溪翁或丹溪先生。朱丹溪生于1281年。这一年,文天祥在北京的地牢里写下了著名的《正气歌》。朱丹溪14岁时父亲去世,他自己也成为庞大帝国弱势群体中的一员。


  朱丹溪父亲去世时留有遗产。作为家中长子,为了维护仅有的生存资料,朱丹溪通过6年的诉讼,打败了觊觎他家财产的豪强,还当上了里正,开始了“村官”生涯,并一干就是10年。


  朱丹溪30岁时,母亲得病,请了许多医生前来诊治,但“众工束手”,并没有多少效果。无可奈何之下,朱丹溪想到学医。对于医学,朱丹溪有着深厚的家学渊源:他的堂曾祖朱杓,精通医学,著有《卫生普济方》;堂祖父叔麒晚年从事医学。他们医德高尚,均对朱丹溪有一定的影响。朱丹溪从《黄帝内经·素问》入手,刻苦学医。“三年似有所得。又二年,母氏之疾,以药而安。”5年时间,朱丹溪治好了母亲的病。


  治好母亲的病后,朱丹溪想到,非但他的母亲,他家中许多人用药都有一定的错误。“因追念先子之内伤,伯考之瞀闷,叔考之鼻衄,幼弟之腿痛,室人之积痰,一皆殁于药之误也”。朱丹溪“心胆摧裂,痛不可追”,想继续深造,却遇到了瓶颈。原来,朱丹溪并没有接受系统学习,而中医和传统文化知识密切相关。要想成为一代名医,必须有扎实的文化根基。


  这时,朱丹溪听说朱熹的四传弟子、当时的理学大家许谦(许文懿公)在八华山讲学,便不远千里去拜师。在许谦那里,“益闻道德性命之说,宏深粹密”,朱丹溪受到很大震动,“自悔昔之沉冥颠齐,汗下如雨”。为了赶上学业,他“每宵挟册,坐至四鼓,潜验默察,必欲见诸实践”。4年间,他日有所悟,学业大进,深受许谦赏识,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东南大儒”。


  一天,许谦对朱丹溪说:“吾卧病久,非精于医者不能以起之。子聪明异常人,其肯游艺于医乎?”原来,许谦得了一种怪病,卧床不起好几年了,多位医生诊治后均无效果。鉴于以前给母亲成功治病的经验,朱丹溪慷慨回答:“士苟精一艺,以推及物之仁,虽不仕于时,犹仕也。”



  这时,朱丹溪已经40岁了。他重新拿起《黄帝内经·素问》研读,又经过4年“昼夜是习”,逐步达到了“缺其所可疑,通其所可通”的程度。但是,仍未能治好许谦的病。这时,朱丹溪想到,《黄帝内经》是古书,要想治好当前的病,必须学会与时俱进。“操古方以治今病,其势不能以尽合。苟将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必也《素》《难》诸经乎。然吾乡诸医鲜克知之者。”


  告别许谦,朱丹溪踏上了另一条漫漫求师路。45岁的朱丹溪来到吴中(今江苏苏州),后至宛陵(今安徽宣城),上南徐(今江苏镇江),辗转建业(今南京),却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老师。这时,有人告诉他,杭州的罗知悌医术高明,学问精深。于是,朱丹溪日夜兼程,赶到杭州求教,谁知却吃了闭门羹。


  罗知悌是一个倔强且顽强的人,从小家境贫寒,但并未自暴自弃,而是刻苦学医,精通金元四大家中刘完素、张从正和李东垣的医学,并融会贯通。此外,罗知悌还善词章、工书法、精通天文地理。“然性褊甚,恃能厌事,难得意”,这是外人给罗知悌的评价。


  朱丹溪则以程门立雪的态度,天天到罗知悌门前拜见,并坚持了整整3个月。最终,朱丹溪的赤诚感动了罗知悌,并拜到罗知悌门下。


  罗知悌“为之(朱丹溪)敷扬三家之旨,而一断于经”,将所学医学知识全部传授给朱丹溪。经过罗知悌1年多的悉心点拨,朱丹溪的医学水平突飞猛进。不久后,朱丹溪“尽得其学以归”,不但治好了许谦的顽疾,而且将学到的医学知识发扬光大,创立了“滋阴派”,成为金元四大家之一。(来源:河南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

三门峡市中医院时刻守护您的健康


咨询电话:0398-2846555

急诊电话:0398-2846666

体检电话:0398-2846559

拨打120要求“三门峡市中医院”派车接诊

看中医、找专家、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敬请关注微信号:smx-zyy



“温阳益气 益肺健脾”三门峡市中医院儿科“冬病冬治三九贴”开始预约!

预约热线:0398-2843459    13503981778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