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更多白领一族看中的是西式饮食中蕴含的“文化因素”。然而正是这样的“小资饮食风尚”却包藏着健康风险,肠癌正悄悄盯上追逐时尚的人群。
许多人以为恶性肿瘤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自己“正值妙龄”,根本不用担心。然而,这样的观点并不完全科学。虽然中老年人罹患肿瘤的几率较高,但这并不代表年轻人就能置身事外。肿瘤的发生、发展受遗传、性别、年龄、饮食、营养、环境、心情、慢性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年龄并不是唯一的影响因子。事实上,不良生活方式在肿瘤的发病中占据更高的权重。小资饮食方式,对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的肉食来者不拒,正是肠癌发生的幕后推手。
中国人钟情的烹饪方式有爆炒、清蒸、水煮等,采用这些方法来烹调食物,不仅可以保留食物原本的色、香、味,对健康也十分有利。反观西方人,油煎、烟熏、火烤成为烹饪的主流方法。诚然,这样加工出来的食物味美可口,让人食指大动,其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油煎,还是烟熏、火烤,烹调温度都很高,大大超过爆炒、清蒸和水煮的100摄氏度上下。高温虽然催生了食物特殊的风味,但同时也使蛋白质、脂肪变焦,产生大量对健康有害的致畸、致突变物质。偶尔接触这些物质或许不会产生明显危害,要是长此以往情况就难以预料了,致畸、致突变物质会助长肠癌的嚣张气焰。
尽管早期病程进展缓慢、症状隐匿,可肠癌发作前并不是没有发出过警告。排便状况的改变便是肠癌最显著的预警信号。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人对这警示信号视而不见,把每天排便的这个举动等同于例行公事。其实,每天排便后哪怕多花一秒钟仔细观察一下,也许就能让悲剧止步于萌芽阶段。通常来说肠癌最容易表现出三大早期症状:
(1)排便习惯改变由于个体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上的差异,不同的人排便习惯也大相径庭。通常在没有腹痛、腹胀等典型症状或任何不适的情况下,一天排便三次和三天排便一次都属正常。但如果向来是数天排便一次的人,在没有任何感染的情况下,持续出现一天排便多次的情况,就要高度怀疑肠黏膜是否出了问题。反之,一向排便通畅的人在没有任何诱因(如饮水、活动减少)的情况下,突然出现排便困难时,也应该考虑肠道出现占位性病变的可能。
(2)排便突然变细粪便突然变细也是肠癌早期征兆之一。因为早期的肠癌往往局限于肠黏膜和黏膜下层。随着病程的进展,肿块渐渐向肠腔内凸起,肠管直径开始缩小,粪便经过时就会受到压缩,从而出现粪便变细的情况。专家建议如果持续发生这种情况,应当及时就医。
(3)伴有少量出血如果发现粪便中夹杂着少量血迹,则要高度重视,千万不能姑息养奸。由于肿瘤会逐渐形成向肠腔内凸起的肿块,在受到粪便摩擦时,难免会有小的溃破,发生少量流血,这也是早期肠癌的症状表现。
恶性肿瘤阴魂不散,而且一再向正处于事业巅峰的中青年人发起偷袭,于是乎很多单位在年度例行体检的菜单中加入了肿瘤标记物的检查项目。“入门级”的是检查CEA、AFP,更高级一点加做CA19-9、CA242,更“豪华”的则检查十多个指标。拿到体检报告的一刻不啻于听候宣判,一旦某个指标超过标准上限,估计魂都要吓掉了;要是全部“正常”,则长舒一口气。价格不菲的肿瘤标记物检测,真能早期发现肠癌的端倪吗?答案是否定的。
肿瘤标记物是一类特殊的生物活性物质,多由肿瘤细胞合成、分泌,故而在健康人血清中的浓度很低。但是,指标升高和罹患肿瘤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一些罹患肠道慢性炎症的患者,肿瘤标记物也会轻度增高;反之,肿瘤标记物正常也并不代表百分之百没有问题。临床上,肿瘤标记物检测多用于肿瘤确诊患者评价治疗效果和预后,较少用来对健康人群进行筛查。这样一来,是否意味着肠癌就没有确切的早期诊断方法?答案也是否定的。
当然,由于肛门指检的范围毕竟有限,一般只能发现中下段直肠内的病变。因此,面对病灶位于更深位置的结肠,肛门指检就鞭长莫及了,这时就需要依靠肠镜检查。与钡剂灌肠造影等间接成像手段不同,肠镜可直接成像。医生能够通过它直观了解肠黏膜的健康状况,如果存在病灶还能直观地辨别其性质和范围,甚至当场钳取病变组织以供病理活检。
即便如此,大肠癌也并非没有办法对付,绝大多数大肠癌是可以预防的,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消除那些已知的可能发生癌的因素。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