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我国康复医疗总量不足潜力巨大 应将做强基层作为重要抓手

我国康复医疗总量不足潜力巨大 应将做强基层作为重要抓手


2018年02月09日08:25  来源:经济参考报

  在北京市西城区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8岁的饶女士正在康复治疗师李和兴的帮助下进行康复治疗。李和兴说:“饶女士经过较长时间的康复治疗,活动度得到有效提高。”饶女士也说,她于2003年手术后来社区进行康复治疗,当时站也站不起来,如今已经可以走路。

  从手术后的康复,到老年人、残疾人的康复治疗,康复医学在医疗体系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记者采访多位康复领域专家了解到,我国康复医疗发展仍然不平衡、不充分,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受访专家普遍认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离患者最近的场所,是开展康复医学的主要阵地之一。希望以基层为重要抓手,做强康复医疗,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康复医疗在医疗体系中作用不容忽视

  32岁的李和兴十年前从首都体育学院康复专业本科毕业,随后就到社区做康复工作,如今他是德胜社区服务中心康复医学科主任。

  李和兴说:“饶女士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的压迫感在手术后得以缓解,但手术前神经已经受到损伤,上下肢肌肉萎缩让老人感到‘没力气’,导致行动不便。目前的康复治疗主要是帮助老人维持活动度。”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康复医学是减轻和消除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的医学学科。康复治疗包括脑卒中等神经系统疾病康复、骨关节肌肉疾病和伤残康复、老年康复、儿童疾病康复、精神残疾康复等。

  知名运动医学专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于长隆认为,发展康复医疗事业和康复产业成为当务之急,结合发达国家经验和我国人口老龄化等趋势,社区康复医疗有较大发展空间。

  于长隆说,加快社区康复建设一方面可解决养老机构专业化程度不够、在服务提供上“供给侧”改革不到位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康复前置”的概念,对一些老人由于身体功能的不足而产生的严重疾病和意外起到预防作用,例如通过前置康复训练预防老人摔倒,从而减少骨折等疾病发生,减轻我国的医疗负担。

  与发达国家仍存差距

  据了解,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北京市北二环旁,康复医学科多年来口碑在外,周边社区老龄化程度较高,康复需求较多。但总体而言,我国康复医疗发展仍然不平衡、不充分,康复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地区间差异较大,中西部地区发展慢,社区康复发展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我国康复医疗起步很晚,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初才提出发展需求,要形成预防、保健、治疗、康复为一体的医学模式。”河南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侯宝延说,直到1996年,原卫生部才正式规范了“康复医学”的定义:它的目的不是治愈疾病,而是让病残个体得到最大程度的功能恢复,其手段以主动性康复训练为主,如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等。

  由于人口老龄化等因素,我国康复医疗需求空间巨大。民政部公布的《2016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3086万人,占总人口的16.7%。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有近1.5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其中失能和部分失能老人4000万。此外,我国有8800万的残疾人。

  根据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慢性病患病率随着年龄的上升而增高,老龄化带来的疾病谱改变,老年人高发率病种本身的康复需求加上慢性病致残带来的需求,将持续扩容康复医疗行业需求空间。

  兴业证券研究所预计的我国未来几年的市场规模和增长速度显示,2013年,我国国内康复医疗市场规模仅有200亿人民币(人均15元人民币),远低于美国的1000亿美元(人均约80美元)。

  四川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余茜认为,在拥有发展空间和机遇的同时,我国康复医疗仍面临康复投入远远不足、人才缺口大、设备落后不足等挑战。一方面是需要康复的患者逐年增加,另一方面社区康复发展缺乏足够的政策和硬件支持,社区康复工作方法体系有待建立。

  做强康复医疗需重视基层

  中国康复医学会会长方国恩认为,社区康复是整个康复机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疾病恢复期和慢性病患者康复治疗以及健康恢复的重要职责,同时社区康复又是链接家庭康复、康复养老以及病人恢复健康回归社会的紧密交汇点,是通向社会大健康的最后一公里。因此,政府应该高度重视社区康复工作建设和相关政策支撑。

  中日友好医院院长王辰院士建议,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加强康复、老年病、长期照护等接续性医疗机构建设,构建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发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和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

  “只有患者转得进去大医院,才会对社区康复有信心。”于长隆说,畅通的双向转诊机制是做好社区康复的重要保障,建议从经济杠杆、激励机制等方面入手,从制度设计上完善社区与大医院的康复衔接机制。

  做好医保合理覆盖。2016年《关于新增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的通知》提出,各地将“康复综合评定”等20个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且原已纳入支付范围的医疗康复项目继续保留。受访业内人士建议,抓好各地政策落实程度,确保政策落地“不打折扣”。

  基层对人才的吸引力仍需加强。一些基层一线康复工作者反映,政策要求二级医院以上都要设立康复科,很多有能力的人都走了。基层招人很难,每年科里都有人走,去大医院、民营医院的都有。基层仍没能完全打破“大锅饭”,干多干少都差不多,仍需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记者 林苗苗 王烁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