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新技术,新“镜”界!我院脾胃科独立成功开展内镜下粘膜剥离术

长肿瘤了怎么办?

动手术,开刀,切除!

检查发现了肿瘤病变,开刀切除已经是常识了。

但是你相信吗?切除肿瘤,有时也可以不开刀哦!

2月26日,我院脾胃科成功运用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

为一贲门隆起患者切除食管下段及贲门左侧壁巨大粘膜下肿块,填补了医院内镜发展史上的一项空白,标志着我院内镜中心的检查及治疗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手术开始,脾胃科徐兆山主任亲临现场协调指导,麻醉科彭中磊主治医师顺利地为病人实施插管全身静脉麻醉。内镜中心傅长来主任医师首先为患者认真细致地进行胃镜检查,发现患者在食管下段及贲门左侧壁见巨大粘膜下肿块。在仇玕主管护师、刘柱成主治医师的配合下,傅长来主任先标志好病灶范围,在病灶的口侧粘膜下注射后切开粘膜层,暴露出粘膜下巨大的白色瘤体,约3x4cm。瘤体起源于固有肌层,周边粗大血管丰富,傅主任耐心仔细地用电凝处理了暴露血管,用Daul刀紧贴病灶边缘完整地剥离了病灶,成功取出瘤体,术中未发生穿孔及大的出血,术后病人恢复良好。


我院脾胃科内镜中心现常规开展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除粘膜下肿块外,早期的食管癌、胃癌结肠癌及中重度异型增生均可行内镜下微创治疗。


ESD技术是什么?

ESD技术,是在黏膜下层注入液体形成液体垫,将黏膜与黏膜下层分离,然后将黏膜层切开显露出黏膜下层,再用刀慢慢地剥离黏膜下层,在内镜的监视下,象削苹果皮一样,将消化道早癌病变剥离下来。该技术的优点是安全、微创、痛苦小、恢复快,效果与外科手术无差别,免除了开腹手术的巨大创伤和器官的切除。ESD已成为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

ESD主要治疗以下消化道病变

1.早期癌:根据医生经验,结合染色、放大和超声等其它内镜检查方法,确定肿瘤局限在黏膜层和没有淋巴转移的黏膜下层,ESD切除肿瘤可以达到外科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

2.巨大平坦息肉:超过2厘米的息肉尤其是平坦息肉,推荐ESD治疗,一次、完整的切除病变。

3.黏膜下肿瘤:超声内镜诊断的脂肪瘤、间质瘤和类癌等,如位置较浅(来源于黏膜肌层和黏膜下层),通过ESD可以完整剥离病变;如肿瘤较深(来源于固有肌层), ESD剥离术应由有丰富内镜治疗经验的医生操作。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