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份内容转自《小碗编辑部》
夹杂着一阵阵的咳嗽和哭闹声,今年的流感来来势汹汹:部分学校宣布紧急停课、全国各大医院儿科都被挤爆、甚至有医院的儿科医生超负荷工作至全部病倒,而无奈停诊。
1月17日,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院士解读了今年流感特点,指出当前流行的乙型流感病毒有了一些变异,而目前国内使用的三价流感疫苗未能覆盖这一病毒亚型。
钟南山院士还表示,3月可能会有新一波的流感即将袭来,呼吁各大相关部门做好防范措施,并请尽快生产抵抗此次流感的四价疫苗,只有提前预防,才能让孩子少受罪,做爸妈的一定要认真了解。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院士
1
为何最近流感如此放肆?
最近流感肆虐,是由多种因素叠加造成的。冬天本来就是流感高发期,加上今年流行的优势毒株(乙型)已多年未成为优势毒株,人群缺乏免疫屏障,易感人群增多。
钟南山院士在解读今年流感特点时表示:
1. 根据核蛋白,流感可分为甲、乙、丙、丁4个主要抗原型,其中甲、乙是常见的两种;
2. 2017年4月以来,我国流行的甲型H3N2,甲型H1N1,乙型流感病毒均未发生明显变异,但从去年底到今年初,乙型流感病毒又有所变异,流感病例中乙型的Yamagata型明显增多。
3.现有乙型疫苗的匹配性跟不上,未能对目前这波流感起到预防作用,人群对这一新病毒亚型缺乏免疫力,所以发病数翻倍。
国家卫生计生委在近日召开的例行发布会上也指出:
对此,钟南山表示“流感至今仍是我们无法预测的威胁。”因为流感的毒株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非常狡猾,它能不断逃避人群对它的免疫攻击。
引起普通感冒的是鼻病毒(左),
2
为啥3月份可能迎来新一波流感?
1月17日下午,钟南山院士在解读今年流感特点时,再三提醒:今年3月可能会出现新一波流感,一定要提高警惕。
“现在最怕的是禽流感和人流感,如果混合在一块问题就大了,必须引起高度警惕。”钟南山院士表示按照往年流行规律,H7N9禽流感病毒集中在1~3月份爆发,再加上目前流行的乙型流感病毒,若同时在3月份爆发,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况?
他继续解释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病毒或病原体会像流感病毒那样迅速演变,再加上流感病毒有跨物种传播的能力,一旦跨越种属屏障,极有可能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发热、头痛、肌肉痛、干咳、喉咙痛、疲惫是流感经典症状,有些人眼睛和关节也会疼痛,孩子还会出现呕吐或腹泻的症状。
3
三价疫苗对新病毒亚型还有效吗?
无疑,疫苗是降低感染概率的最佳手段,很多家长都会采取这种办法帮助孩子预防流感病毒,但是目前我国使用的三价流感疫苗,未能覆盖这波乙型流感,也就是说,现在的疫苗根本匹配不上现在的病毒。
但是我们还是有必要接种三价疫苗,因为流感病毒捉摸不透,或许下一波就轮到其它三个(甲、丙、丁)病毒了轮番坐阵了。
另外,国家正在计划生产四价疫苗,预计下半年上市。四价疫苗就是在三价的基础上,把现在流行的乙型流感抗原加进去。疫苗要两周起效,记得流感爆发前提前注射。
三价疫苗虽对目前流行的“乙型流感山形”预防效果不大,但对其它流感还是能起到预防作用。
4
一旦发现流感症状要吃什么药?
“在疫情早期,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能减少病毒的传播。”钟南山说。
国家卫生计生委对此也发布了最新版《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方案中明确推荐了一批抗流感病毒药物,包括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连花清瘟胶囊和适合孩子使用的儿童抗感颗粒、小儿鼓翘清热颗粒、羚羊角粉等抗病毒药物。
其中,钟南山根据临床经验表示:
另外,家长要注意这3款药已经不再推荐使用了,其中包括对甲流有耐药性的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当年卖断货的板蓝根也被指对感冒无效,可能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医学研究。
选择正确的药物,才能有效抵抗病毒的继续入侵。
5
拒绝流感你还必须做到哪些?
①勤洗手:手掌容易沾上病毒,然后触摸口鼻造成感染,此外,你或许喜欢洗手后用毛巾擦干,其实毛巾很容易潜藏病菌,最好用一次性纸巾擦干或选择自然晾干。
②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室内保持干净、保持通风、保持适当干燥,都能避免细菌病毒的滋生。
③保护好口鼻: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必须外出时记得给孩子带上口罩,这样能有效保护口鼻不被病毒侵袭。
④良好口鼻习惯: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记得洗手,并且避免触摸眼睛、鼻和嘴巴,以免病毒从其它地方入侵身体。
⑤热水泡脚: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体内排寒,人在保暖状态下,不容易被病毒侵袭。
养成勤洗手的习惯,是保护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写在最后
流感爆发只是时间问题,而且你不知道下次会不会来得更猛烈,因为谁都无法预料病毒会演变成什么样子,家长能做的就是做好知识储备心里比较有底,做好日常预防措施减少伤害!
最后提醒,若是家里的孩子中招了,请照顾孩子的家人都戴上口罩,因为今年的流感病毒实在是太厉害了,请让所有的家长都知道:只有大人不生病,才能照顾好孩子。
做好预防工作
做好预防工作,不要等流感来了才急急忙忙的,心里慌慌的。这样于事无补,只会让孩子 受苦。
家长要做的,就是提前做好积极预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