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脑病 中西融合 医药共生
2018年5月25~27日,首届中国脑病大会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次大会以“专注脑病、中西融合、医药共生”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临床医生、药物研发和基础医学领域专家约2400多人齐聚一堂,共同学习和交流,分享我国脑病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和新进展。
本次大会由中国脑病大会组委会联合中国中药协会、中华中医药协会、世界中医药协会联合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中国中药协会药物研究评价技术中心、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药海宁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办以及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中国中药协会脑病药物研究专委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脑病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老年痴呆及相关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身医学委员会、北京神经内科学会提供支持。
会议现场
01
领导致辞
于文明副局长致辞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文明副局长在致辞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革,科技创新浪潮席卷全球。在科技全球化同时,也存在着日益激烈的竞争。科技创新对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新的科学技术发展同样对医学的发展和创新带来前有未有的机遇。中国脑病大会发布了脑病领域最新临床用药指南,集中展示近年来我国脑病领域在疾病诊断、中西医治疗、新药研发等各领域取得的成果。大会精心组织运动障碍、头痛、认知障碍等九大专题进行研讨,以主题报告、专题发言、分组讨论、论文汇编等多种形式,围绕整个学科发展,创新诊疗技术应用,提高脑病防治水平进行学术交流,探讨今后一个时期脑病防治学科发展趋势。这必将对深入贯彻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和积极推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展规划实施,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对推动脑病等重大疾病防治,中西医学科融合,协同创新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将对促进中西医结合,提高脑病防治能力和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王永炎院士致辞
中国脑病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王永炎院士指出中西结合、开放协作、多元融合对中医脑科学发展非常重要;分子、组学、光量子等技术对于疾病机制和药物开发也非常重要;对中医传统理论的深入研究和领悟是临床医生在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所要努力的方向,争取在传承中创新,不断向异者学习,树立敬畏谦卑的学风,不断更新自我知识技能的积淀。不同的学科和观点,如同人生的不同阶段,对于一个生命而言既显示出冲突性,也体现了统一性。
房书亭会长
会上,中国中药协会脑病药物研究专委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脑病专委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以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委会等共同发起《中国脑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计划倡议书》,倡导进行全方位、多视野、一体化格局的中医药防治脑病理论科学研究和体系建设,重视对脑重大疾病诊疗研究与共识疗效的评估,探索多元化、多层次的中医药复杂干预机制,开展多学科联合体的转化医学研究,促进中医药防治脑重大疾病的科技成果向卫生健康转化,不断推动中医脑病学科的快速发展。
《中国脑疾病防治研究计划倡议书》指出,中医药学正迎来高概念、大数据、大健康以及大结合的新时代,应当遵循科学与人文互动,精气神一体的观念,弘扬中医药的思维和原创优势,从临床优势中发现和凝练基础研究的科学问题,由还原分析向系统的整合医学研究思路来进行转变。中西医结合在治疗脑血管病、抑郁症、帕金森等重大疾病的防治方面具有原创优势。中国脑计划应着眼于认知功能的基础研究,脑重大疾病的诊断与干预方法应用研究和脑启发的人工智能研究。临床研究应当围绕科学与人文融合,中医与西医整合,循证医学与叙事医学整合,系统复杂性与相关性整合,依据医学诊疗的临床价值,科技因子等做真实世界的数据采集、分析归纳,运用云数据建立临床大数据,针对复杂系统多学科,多元化的研究,海量数据,尤其非线性,不确定性数据,依托复杂数学和数据挖掘系统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再评价,并获取共识疗效,积累高级别的循证医学临床证据,建立高级别的临床诊疗标准。
02
《中国痴呆诊疗指南》(第2版)新闻发布会
田金洲教授
中国中药协会脑病药物研究专委会主任委员田金洲教授表示与同类指南相比,《中国痴呆诊疗指南》引进了最新的诊疗技术,对于同类指南尚未纳入的最新国际标准、检测技术和治疗方法,本指南进行了选择性更新,以及时准确地反映国际学术进展;补充本土的研究成果,真实全面地反映我国痴呆诊疗领域的发展成就,改善指南的易用性和实用性;突破传统的共识观点,除少数2012年版指南中的合理推荐继续应用在本指南中,绝大多数更新和补充的推荐意见都有自己独立的观点,以避免将国外指南翻译后贴上中国标签或忽视我国语言、文化、种族特点而人云亦云。
解恒革教授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老年痴呆及相关疾病专委会副主委兼秘书长解恒革教授主要针对指南发布的背景、目的及意义作了详细报告。他表示随着痴呆诊疗知识和技术的更新和进展,已难以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为此,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老年痴呆及相关疾病专委会指南工作组,从2016年底启动修订工作,针对原指南中存在的过时、缺失和偏差的推荐意见及其证据描述,进行更新、补充和纠正,旨在为我国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临床决策选择和更先进的诊断治疗技术,以提高痴呆的诊断率、准确性和疗效水平,同时为改善医疗行为和指导医疗保险提供依据,也可为患者家属及照料者提供所需要的信息。
03
整合创新·院士论坛
论坛以脑病的中西医预防、诊断、治疗、脑重大疾病的防治、康复、健康管理及脑病重点专(学)科建设为核心,邀请长期从事中西医防治脑病的专家:中国工程院王永炎院士、樊代明院士、张伯礼院士、吴以岭院士、程京院士、周良辅院士、顾晓松院士、肖培根院士,中国科学院陈可冀院士,中国中药协会房书亭会长、国医大师王琦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王鲁宁主任,《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首席专家高学敏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并作精彩演讲。2018年中国脑病大会优秀论文评审结果也在本论坛上揭晓并颁发荣誉证书。本次优秀论文评审是在王永炎院士主持下,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的全体编辑于2018年5月14-15日在贵州大厦对350多篇征文进行了细致认真的审阅,从中选取中医、中药、西医三个领域的10篇优秀论文,其中中医4篇、中药1篇、西医5篇。
张伯礼院士
张伯礼院士在报告中表示在当前形势下,现行医药政策与新时代中医药发展战略不相适应,中医药科研综合实力与承担的使命还有一定的差距,人才队伍与中医药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以及对中医药的偏见依然存在,中医药发展还存在很多困难,临床证据与中药的质量是中医药传承发展的瓶颈。因此,需加强中医药临床优势的评价,开展系统评价研究,系统收集评价中医药临床研究报告,建成中医药临床研究证据库,开展证据转化研究、中医药优势和作用规律评价研究、中医药安全性评价研究、循证中医药学方法研究、中医药行业标准和规范制定研究,搭建中医药循证评价数据管理和国际学术交流的平台。最后他总结到中医药面临着重大需求和发展机遇,中药现代化取得了突出成绩。将中医药原创思维与现代科技结合,将产生原创性成果,将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将引领世界生命科学的发展,为中国式办法解决世界医改难题做出贡献!
程京院士
程京院士在《探情志调理对大脑的影响》报告中提到2016年习主席在卫生大会上明确指出,未来应以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人民共建共享都要参与进去。程京院士从一个新的视角,提出四个结合,首先是人文与科学的结合。科学是需要人文的,不仅需要逻辑推理,也更需要灵感、直觉、想象和情怀。所以科学和人文的结合,是当代社会的一个倡导;第二个是医学与艺术的结合。医学不仅可以从健康和研究的角度来定义,它还可以从生理、理性和情感的角度,所以医学与艺术的结合也是一次有价值的探索;第三个就是生理与心理的结合。第四个则是心疗与药疗的结合。
吴以岭院士
吴以岭院士为参会同道分享了他在脉络学说指导脑小血管病方面的治疗实践。他在报告中讲到微血管在临床治疗耐用细胞当中有很多关键因素,目前尚缺乏有效的干预策略和有效的药物。面对临床难题,设计了七项临床循证研究,按照不同标准,随机双盲,多中心,由国内权威医院、权威专家来进行。最终给出疗效是确切的。这一重大研究首次形成了指导微血管病变重大疾病的新理论,取得了微血管病变的重大突破。并在国内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把一个三代的理论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三个专著构成了理论框架的主体,建立了国家脉络学说实验室,建立了全国的脉络学说学会,同时海外地区加拿大、欧洲也建立了相关脉络学说学会。可见脉络学说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并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理应把它传承好,应用好,早日造福老百姓,也力争让脉络学说造福全世界,造福全人类。
顾晓松院士
顾晓松院士在《组织工程与神经损伤修复》报告中汇报了他从材料的研究,到生物的基础研究,再到临床的转化应用方面取得的成果,而且建立了非常好的学科门类,并得到国际的广泛认可。除此之外,他认为在未来几年应注重健康中国建设,中西医结合,防病治病,运用脉络学说和大数据,建立养生防病,医生和病人互动的医疗模式,做到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包括互联网信息平台,远程医疗,健康咨询等,最终形成一个新的医疗模式。
樊代明院士
樊代明院士在《整合医学给脑病防治的启示》报告中从中外医学发展史,辩证阐述了科学研究,发表论文,新药研究和新药疗效的评价,以及和临床转化的关系。他强调,现在医学的发展要以人为本,以临床诊断和治疗为本,更要以病人和疾病的整体观为本,并阐述了医学的特征和内涵。他还提出在药学研究中第一要做到一药多用,也就是一个药对身体不同器官,不同组织,不同时段有不同的结果。第二老药新用;第三交替用药;第四综合用药。
国医大师王琦
国医大师王琦从中医脑病学、中医脑病的形成、脑病学的研究、脑病的临床模式、中医的治疗路径、脑病的临床应用指南六个方面论证了当代背景下中医临床的转型。他总结到中医脑病学科在全面整理的基础上按照当代医学的背景,不断完善学科内涵,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建立了从治疗预防,以及诊断评价的完整体系。随着学科的发展,还可以从中医脑病的基础,诊断学,治疗学,护理学,神经信息学等学科发展不断地分化下去。中医脑病学在传统中经历了艰难的探索,但相信中医脑病学的未来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