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3日,董事长在“潍坊高新区领导干部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题辅导报告会”上作了题为《企业文化、资本运营与长期平均复合增长率》的专题演讲。演讲的录音整理稿如下。
为什么讲这个题目?经过观察近30年来所熟知的中国著名的企业和企业家成长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慢慢总结了一些规律,企业文化、资本运营与长期平均复合增长率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三个因素对基业长青有什么作用?题目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几乎没有人会把这三个概念放到一起、变成环环相扣的逻辑关系。
一、什么是长期平均复合增长率(复利)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复利的威力比原子弹还可怕!
为什么呢?如果你有100万,每年赚10%,复利计算,10年以后259万、20年673万、30年1745万、40年4526万、50年后是1亿1739万,这是复利。如果是单利,每年赚10%,10年以后200万,20年300万,30年400万,40年500万,50年后是600万。假如回报率提高到20%,复合增长,10年以后619万、20年3834万、30年2亿3738万、40年14亿6977万、50年后是91亿43万。假如回报率提高到30%,10年以后1379万、20年1亿9000万、30年26亿2000万、40年361亿1886万、50年就有4979亿2922万。这就是复利的力量、这就是复利的伟大。复利的公式是F=P(1+i)^N,N就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等。
长期、健康、可持续的增长,就是基业长青,是复利思维、复利效应的体现。只有想到10年、20年后的复利效应,再去做今天有长期意义的事,才能使财富不断增长、使企业走向基业长青。与巴菲特见面时他谈到投资秘诀:第一条是保本,第二条是记住第一条,第三条是记住前两条。琢磨了很多年没搞明白,通过20多年的实践,总结经验和教训,最近终于悟出了他说的第一条其实是复利;第二条是记住第一条,也是复利;第三条是记住前两条,还是复利。
复利思维可以解释企业文化、资本运营、经营管理、投资理财甚至是个人生活、锻炼身体的很多规律、奥秘,复利思维是一种伟大的思维,对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意义重大。
二、什么是资本运营
《资本运营论》在1997年1月出版,当年十大畅销书之一,第一年卖出300多万册,远超当时的畅销书标准(2万册)。资本运营的名词也是通过这本书第一次提出来的,直到现在已经成了时髦的词。资本运营是怎么定义的呢?《资本运营论》第六章引用了著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J·斯蒂格勒的话:“纵观美国著名大企业,几乎没有哪一家不是以某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应用了兼并、收购而发展起来的。”我对资本运营的定义是:“资本运营是指企业外部交易型战略的运用,兼并、收购与重组是企业外部交易型战略最复杂、最普遍的运作形式,也是资本运营的核心。”
经过20多年的实践,资本运营已经成为公认的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但仅仅是辅助手段。企业发展还得靠产品经营,资本运营是辅助企业把产品经营做到更好的重要手段。为了资本运营而资本运营、为了收购而收购、为了上市而上市,却不把产品和服务做好,是本末倒置、不可持续的。
三、什么是企业文化
《有效动作论》写了7年,2009年到2016年每月在沃华医药的《沃华人》报上发表一篇。为什么要写这本书?通过20多年收购企业、经营企业的经验和教训,深刻感受到:一个企业要想成为百年企业、要想基业长青,必须拥有强大的企业文化。
什么是企业文化呢?《有效动作论》第235页,专门有篇文章写什么是企业文化。“到底什么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一般认为,企业完全是一个理性的实体,把利润和销售收入的增长作为主要动力。而实际上,如同远古时代的部落一样,根深蒂固的习惯和广为接纳与共享的理念支配着当代企业和其他组织。我们把这些习惯和理念称为企业文化”。企业发展的时间越长、规模越大,企业文化的作用就越大。
四、巴菲特的故事——收购大师而非炒股大师
我学习巴菲特几十年了,参加过10次他的全球股东大会。2007年第一次参加时,4万多股东,亚洲面孔不超过10人,中国人基本没有;今年参加,中国人至少有5000人。巴菲特在中国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在中国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践行。国内都认为巴菲特是股神,炒股赚了很多钱,事实上他不是炒股大师,而是收购大师,是企业家、投资家。
巴菲特控股的上市公司叫伯克希尔哈撒韦,旗下拥有六十多家收购来的子公司,去年销售收入是2421亿美元,净利润325亿美元,总市值4000多亿美元。每年他会捐赠出自己财富的5%,目前身价约700亿美元。他是如何投资股票、经营企业、收购企业、资本运营的?
我画了三个圈,第一个圈叫能力圈,每个人在知识、经验、能力上都有比较优势,能力圈不在于大与小,而在于知道边界。只要在能力圈内收购、投资、经营、管理,胜算就比别人高的多,长期坚持,会形成平均的较高的复合增长率。1990年12月19日上海交易所成立,28年来我见过无数炒来炒去的人,风光三五年的有,风光十年、二十年的几乎没有,长年判断股票价格高低是不可持续、不符合复利思维的,在能力圈内选择有护城河的企业,然后以有安全空间的价格买入持有到永远。美国布鲁克林艺术大学有两位教授夫妻,他们逝世后没有孩子,学校清查资产时发现名下有8.37亿美元!原来,夫妻二人在43年前以5万美元买了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43年以后复利到了8.37亿美元,平均每年复合增长率也就24%。
第二个圈叫护城河,在能力圈内选有护城河的企业。比如茅台,茅台不断提价,但销量还在上涨,为什么?它有定价权,如果一提价销量就下降了,就没有定价权,消费者会选择价格更便宜的。茅台在2001年8月27日上市,按当天收盘价计算的总市值大约90亿,现在大约8000多亿、最高9000亿。假如有一个人2001年花100万买入茅台,17年时间,不算分红,到现在拥有一个多亿。云南白药上市时总市值大约十几亿,现在大约1200多亿,买入100万云南白药,不论涨还是跌都不卖,放到今天也是1个多亿。云南白药是独家中药品种,有定价权和护城河,还有片仔癀、东阿阿胶等。
第三个圈叫安全空间,即买入股票时价格最好在价值之内。假如企业的价值是90亿,在70亿、80亿买入,就有安全空间。选择能力圈内有护城河的企业,并以有安全空间的价格买入并长期持有,才能赚到钱。巴菲特所有的收购、投资都是按照这三个圈去做的,他与比尔·盖茨关系非常好,却不买他的股票,因为他看不懂比尔·盖茨公司的技术和商业模式。不懂就不收购、不投资,坚守价值和原则,这就是巴菲特的故事,他是收购大师,而不是炒股大王。
价值投资、企业经营是一个知易行难的过程,正如参加巴菲特全球股东大会,也是修炼自己行为的过程,内心的震撼、行为的影响比看书、学知识都要意义重大。
五、任正非的故事——企业文化大师而非经营大师
1987年任正非创立华为,创业过程遇到了很多困难、吃了很多苦,他在1996年悟到:企业要想基业长青必须要有核心价值观,而且核心价值观不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而是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去贯彻落实的。华为经过大讨论,确定了四条核心价值观: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坚持自我批判。直到今天,核心价值观仍在不断地制度化、流程化,规范着所有人的行为。
为了贯彻核心价值观,他怎么做呢?有时可能比较极端。比如有次华为去接客户,用的奔驰车,送的时候因为车不够用,就用沃尔沃送,客户抱怨华为签合同前用奔驰接,签完合同用沃尔沃送走。任正非知道后,要求所有接送客户的车一律改为奔驰。为了贯彻核心价值观创始人做的非常绝,给人以震撼,传递出价值观必须彻底的不折不扣地贯彻,最后变成流程、变成每个岗位的操作细则。核心价值观要变成大家的习惯、变成企业文化、变成团队自觉遵守的行为,一定是一把手以身作则、真的去做。这也是华为走到今天的根本原因。华为去年的销售收入是6036亿元,净利润475亿,而且在核心技术方面华为应该说是走在中国前列的。
六、我们自己的故事——企业文化引领资本运营
我是从1990年开始做投资的,2000年10月30日通过投资并帮助同仁堂科技在香港分拆上市,使我对同仁堂的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中医中药的历史和发展有了深刻的认识。怎么把资本市场赚到的钱,变成一种对社会有价值的事,而不是永远玩金钱游戏?中药独家品种有又深又宽的护城河,如果把疗效做好、质量做好、安全做好、工艺技术做好,对人的健康是有独特价值的。
基于这样的考虑,中证万融投资集团下面成立了中证万融医药集团,并确立了“为人类健康创造卓越价值”的核心使命、“顾客第一 服务他人 诚信 创新”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使命、核心价值观一定是外化的、是对社会负责的。核心使命、核心价值观是永恒不变的,相当于几何学的公理,公认正确的常识和规律,无须证明,核心价值观是实现核心使命道路上的行为准则。核心使命、核心价值观相当于复利公式中的P(本金),运用复利公式,在前10年回报不明显,但20年、30年后就会利生利、利滚利,产生卓越业绩,成为强大的企业文化。
后来发明了四个落实核心使命、核心价值观的工具,叫“表、录、群、会”。“表”即有效动作表,把动作分为四类动作,错误动作是违反核心使命核心价值观,原则性的错误,这是不允许的。无效动作是符合核心使命、核心价值观,但是做事水平低,可能亏了钱,这是要包容的。高效动作是产生业绩高于行业、岗位平均水平;低于岗位平均业绩水平,在零以上业绩水平的叫低效动作。所有人每个月要填一张表,总结四类动作,第一个月不管用,第十个月也未必管用,但几年之后就会发现核心使命、核心价值观渗入到员工的心里,与他的动作、业绩联系起来,这也是一种复利效应。团队落实核心使命、核心价值观的总抓手叫“三要素四循环”。每个团队,上到集团总裁服务会,下到各个班组会,都要定时、定点、定人,这叫“三要素”,“四循环”就是管理者先倾听、再提问讨论、然后决策,再把决策变成动作循环表,下个星期同样时间开会时,先跟踪上次动作循环表的结果。开始大家很别扭、不愿意,几年以后发现效果非常不错。我们收购的拥有独家品种的企业,原来都是亏损、经营不下去,经过三到五年这套模式的经营,销售收入和利润都大幅度增长,好几家企业都在当地成了第一利税大户。现在我们医药集团拥有336个中药品种,30个独家品种。
以核心使命、核心价值观落地后形成的企业文化来引领资本运营、企业管理,企业家一定要亲力亲为。巴菲特88岁、任正非74岁都还在以身作则地贯彻核心价值观。企业家不是工程师,很难教会别人做一样的事;企业家相当于画家,是在千难万苦当中磨炼出来的,是很难复制的。
七、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一个企业要基业长青、一个人要基业长青,怎么做呢?不是为了两年、三年的辉煌,不是当流星、而是要当恒星。首先确立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之后要从上到下身体力行、坚持不懈。经过不断地践行,10年、20年以后,会产生一个复利效应,产生开始时想象不到的业绩和回报。这个核心价值观以及复利效应构成个人、组织、企业的习惯和认知,也就是文化。企业文化强大了,可以自己推动企业不断的往前走。就像巴菲特88岁了,总部只有25个人却能管30万人,还管得非常好,因为有强大的企业文化;就像任正非74岁了,管理华为这个18万人的高科技企业,也很轻松,因为有强大的企业文化。有了强大的企业文化,相当于汽车不再是手动汽车、而是自动驾驶的汽车了,只要适当地控制一下方向盘,就不会出大问题了;如果没有强大的企业文化,永远只是手动汽车,左一下右一下、前一下后一下的折腾,小企业可以,大企业就折腾不过来了,早晚会把前若干年的积累全赔进去,甚至折腾成零或者负的了。
八、资本运营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辅助力
对于企业发展,产品经营是第一位的,而资本运营是配合产品经营在市场上取得更大优势的辅助手段,两者不可本末倒置。因为资本运营是把双刃剑,赚钱快、赔钱更快,必须慎之又慎、深思熟虑。要像巴菲特一样在自己的能力圈内收购有护城河的企业,然后在出现有安全空间的价格时买入、持有、基本上不卖,然后让强大的企业文化引领资本运营,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创造伟大的复利效应。更重要的是,如果你有一个观念是“我买了就不卖”,那么在买的时候就会非常慎重、非常深思熟虑。我常跟一些朋友开玩笑说:“到菜市场花几十块钱买个菜,你还问半天价;随便看个报纸、听股评家说一下,你就花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全部身家去买股票,这个决策太随意了!”所以,买入之前就假设自己永远不卖,这时候的决策就会更加谨慎,成功率就更高,巴菲特就是这么做的!
九、长期平均复合增长率(复利)是企业发展的第一标准力
像巴菲特、任正非,他们能连续10年、20年、30年保持一个长期、稳定、健康增长,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根本原因是:他们做每件事都是复利思维的,想的是10年以后会怎样、20年以后会怎样。如果今天做这件事,对10年以后、对20年以后是不好的,那我今天就不做了,我不会为了今年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大幅度增长而牺牲企业做人做事的标准、牺牲企业的价值观。巴菲特1965年收购伯克希尔哈撒韦时,它还是一个普通的纺织厂,当时每股净资产是19美元,股价是11美元,股价比每股净资产还要低。到了2018年,每股净资产是21万美元,股价30万美元,最高涨到了32万元美元,是全世界最贵的股票。从1965年到2018年这53年,从19美元到21万美元,净资产复利19.1%,从11美元到30万美元,股价复利21.4%。如果1965年花1万美元买入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现在是多少钱呢?2.9亿美元,这就是复利的伟大。
总之,今天讲的所有内容,最核心的就是要树立“复利思维”。复利思维是基业长青的开始,专注一个根本点,从这一个根本点作为“本金”开始,用复利的方式不断地利滚利,用后面的去强化前面的,用前面的再去强化后面的,相互强化,相互作用,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时间的力量越来越大,惯性越来越大。《有效动作论》中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叫“飞轮效应”,复利的思维就能产生飞轮效应,转动一个十吨的飞轮,转第一圈是很难的,转第二圈也很难,第三圈稍微容易一些,当转到第十圈、二十圈、三十圈就产生惯性了,稍微用点力就会转的同样快,再稍微用更多点力就会比原来还要快。企业文化、资本运营以及我们的人生,都要拥有复利思维,才能产生飞轮效应、才能实现基业长青。
作者系北京中证万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山东沃华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Z.002107)董事长赵丙贤。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