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护村民健康,青春基层绽放
初到周大夫的卫生室,正赶上周大夫准备入户随访辖区内的高血压患者。在表明我们的来意之后,周大夫给我们倒上水让我们稍等一会,因为已经和病人约好了今早的随访。在我们的要求下,我们有幸体验了一回乡村医生日常工作。
蜿蜒的石子路在岁月的打磨下带上一层微光。一路上,周大夫向我们介绍了这位高血压患者的基本情况。他是一名70多岁的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都挺严重,是一名典型的“老高糖”。儿女在外打工,只剩下老人自己一个人生活。周大夫说,村里这种老人很多,就算儿女在身旁的,也都没时间陪伴老人。因此,但凡是这种情况的老人,他都会留一张纸条贴在老人话机旁,方便老人随时联系他。百十米的石子路不长,可周大夫的脚步却显得有些沉重,他说这位老人患病已经很严重了,需要立即转诊,可劝说老人好多次了,老人就是不愿离开。一进老人家门,周大夫就进入小院的西屋,找到了卧床的老人。在测完血压血糖后,周大夫又开始了劝说,希望老人能转到上级医院进行住院治疗,可老人依旧不同意。给老人留下一周的药后,周大夫就带我们离开了老人家。回去的路上,周大夫说老人不去住院治疗无非两点,怕花钱、怕耽误儿女时间。自己为这事专门买了一辆二手小汽车,免费接送老人去上级医院,可依旧有老人不愿意去。
回到卫生室,周大夫用微信拨打了老人儿子的电话,想交代一下老人的病情,希望儿子能劝一劝老人,可电话一直没有接通。“你怎么不用电话试一试?用微信可能听不到的”我还是希望这个电话能打通,就随口问了一句。周大夫苦笑了一声,说现在在外打工的人手机号一直在换,只有微信号容易联系到。出于好奇,我接过周大夫的手机,发现他的微信中的好友都是xxx儿子、xxx女儿等联系人。周大夫说他平时就是用手机看看新闻,微信是他联系老人子女的“办公”软件。
“整天在卫生室忙碌,有没有想过换一个工作?”我问。“说实话,刚来卫生室的时候确实想过。那时候年轻,觉得这个卫生室太小太破,可能在这里一辈子也看不了几个病号。而且刚刚你们也看到了,有时候明明能够医治的疾病可自己就是无能为力,那种无奈和压抑在刚来的几年挺强烈的。可是慢慢的,每当早晨你开门接诊的时候看到等候在外的乡亲们时,你就会打消这个念头。我是一名最基层的乡村医生,我的病人都是十里八村的父老乡亲。只要我这个卫生室还在,乡亲们打针吃药就不用跑很远的路,就能想起我,我觉得这才是一直以来支撑自己继续工作下去的动力。我来卫生室工作已经将近20年了,从青年到壮年,直到有一天我也会变成他们一样成为一位伛偻老人。我希望到那时我还能为乡亲们搞好服务,我更希望当我动不了的时候能有更多的年轻医护工作者加入乡村医生的队伍,继续为村里人服务。乡村医生这份工作很苦很累,但乡亲们信赖我,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我,我感到很荣幸!”。
听着周大夫的讲述,我突然想到早上走过的那条石子路,那经历岁月打磨后透出的一层微光。我们的人生总是憧憬像阳光般耀眼,或是像星光一样闪烁,没有人愿意成为一颗普普通通的石子。可我们的身边就是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几十年如一日,任劳任怨,勤勤恳恳,默默无闻的甘当一颗石子,一颗铺成健康之路的石子。岁月为他们沉淀下的微光浸润人心、给行走在上面的人们安全感。正是这千千万万的“微光”才点亮了人民群众的健康之路,让人民远离病痛、拥抱健康。感谢这些卫护生命健康的乡村医生,正是有他们的默默付出与承受,才换来我们生命的健康与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