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hebwsjs
许多家长都认为孩子在高考之后,随意放松就行,有些家长干脆就直接说:“考完了就是耍嘛,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家长们很少了解孩子们考试后的心理状态,以为考完试了压力也就消失了,这是家长们的误区。高考前的忧虑和紧张情绪大家都能理解,家长也都很关注,而考试一旦结束了,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这时,很少有人会想到孩子的心理问题,缺乏对孩子的心理疏导。
出现这些情况要警惕
这种考后心理疏导的“盲区”恰恰是最危险的,对于心理素质较差的孩子来说,容易出现情绪低落和焦虑型心理状态。
▶有的考生因担心成绩不理想,不能进入理想的院校,感觉自己愧对父母,心理压力很大,表现出莫名的紧张、烦躁、易怒、失眠、坐立不安等症状;
▶有的考生则因成绩不理想而自我封闭;
▶有的则因为从紧张的高考状态突然放松下来,导致对任何事物都丧失了兴趣,提不起精神来,在不知不觉中导致自闭,出现考后自闭症。
若是考生异常情绪超过三个星期以上,还没能从中恢复过来,家长就必须考虑送孩子到医院找心理医生进行诊治。
家长先调整心态很重要
面对郁郁寡欢的孩子,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引导?考生家长先要调整好心态,即使孩子没考好也不要唠唠叨叨地责怪孩子,要多开导孩子。
家长可以让孩子到亲戚朋友家去玩几周,或安排孩子外出旅游度假,这是调适孩子考试后心理异常的最积极有效的方法。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一个人一旦脱离原有的生活环境(包括心理环境),那么原来的生活规律及思维定式就会发生一些改变。而且,人会被动或主动地去适应新环境,无形中调节了心理。
警惕四类不健康典型心理
放纵型心理
这类考生高考结束后,往往毫无节制地玩乐,过度放松自己,甚至彻底改变以往正常的生活规律。有些考生还就此染上一些不良习惯,严重的还会误入歧途。
抑郁型心理
这类考生的表现是吃不好、睡不好,情绪低落,有些还伴随出现老是怀疑自己言行是否正确,胡思乱想,或是自怨自责。其中部分人因为性格突变,易与人起冲突,严重者甚至有轻生行为。
茫然型心理
这类考生从原来紧张的高考学习中一下子放松下来后,会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
焦虑型心理
考生不要自寻烦恼
在等待发榜填志愿的日子里,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做一些平时想做却没有机会做的事情。还可以勤工俭学,或开展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社会调查,锻炼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为进入高校做好多方面的准备。
每年高考后,总有大批考生落榜。落榜的考生能否正确对待“名落孙山”,是对心理素质的一个考验。考生应学会全面看待事物,客观评价自己,这是战胜失败、挫折的关键。
来源: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
编辑:康小北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