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事件|又一大佬自杀身亡! 这次的故事,发生在地产业。这个过去被认为“躺着赚钱”的暴利行业。

又一大佬自杀身亡! 

这次的故事,发生在地产业。这个过去被认为“躺着赚钱”的暴利行业。

 

最近,有网友通过一则微信截图爆料,称南京万达茂总经理因为在开会时被万达南京公司总经理责骂,随后在栖霞山上自杀,其遗体已经在佘山脚下找到。 

起初传出来的是该女性高管坠楼身亡系不堪工作压力而自杀,但直到目前,具体死亡原因仍在调查之中。真实的事件我们暂时还不得而知,但无论如何,风向巨变之下楼市往日风光不再、导致地产普通从业者压力倍增的现实是有目共睹的。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其实,在这件令人扼腕叹息的事情背后,反映的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次重大经济的转向!


1


钱在天上飞

过去,我们经历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大放水时代,钱多到不值钱,各种银行每天最愁的事情就是怎么把钱花出去、怎么让钱更值钱。

再加上监管的放松,一个伟大的业务诞生了:“委外”。所谓委外业务,就是指,银行理财资金委托外部机构投资(基金公司、券商,以及打着各种名号、旗号的资产管理公司),专门来搞一些高收益但是高风险的事情。

什么样的业务才是高收益呢? 

比如炒房 

其实,近年来之所以地王频出,经常爆出几十亿拿地的大消息,并非房地产公司都是土豪,背后的最大金主之一,正是这个传说中的委外业务! “面粉涨价,面包自然也会涨价”天价买来的地、自然要卖出天价的房。在这种“高杠杆”的运作模式之下,想要取得“高利润”,“高周转”模式自然是唯一法宝!

地产行业资金成本这么高,很多项目每拖延一天就是一辆宝马扔海里,省出几天时间就等于省了几百上千万,这就是为什么所有房企都在强调快快快!要用最快的速度建房、卖房。

 

于是,依靠着这样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的模式运作之下,一边是疯狂扩张的开发商,一边是狂飙突进的高房价——那真是地产行业躺着都能赚钱的“黄金年代”!

 

当然,硬币都有另一面,在“高周转”的暴利之下,地产业的普通员工是压力山大。坊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生不进恒大,死不进万科,生死不进碧桂园。


2

债在地上追

但无论如何,高压之下仍有高薪;然而时至今日,地产的黄金年代一去不复返了,开发商和银行“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好日子终于到头了。因为,强监管来了!

 近年来,银行业监管风暴强势来袭,两周之内连发七文,直接剑指的,就是这些银行非传统业务,尤其是同业业务和表外业务!

与此同时,银行的“表外理财”也要被纳入央行的考核范围,也就是说,从此“表外业务”就要被牢牢地监视在国家的锐眼之下,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为所欲为,更不用说拿钱去炒房了!

地主家都没有余粮了,你还指望着拿到钱去炒房?

然而对于开发商来说,断粮已经很可怕了,而比断粮更可怕的是,还要还以前欠的粮!

已经上岸的老王说,“自作孽,前几年看着地产火热,疯狂加杠杆负债抢钱,最近政府对地产企业融资五花大绑,集中兑付期快到了,闻到风险的机构要跑了。”

一般而言,委外业务的周期通常是3~4年,也就是说,今明两年,地产债兑付的高峰期就要到了!

根据申万宏源的数据统计,包含公司债、企业债、中期票据及定向工具的地产产业债务,2018年全年到期量总计为1949亿元,其中三四季度为到期高峰(分别为932亿、698亿元),而接下来2019年、2020年到期量更加庞大,每年增量都在1000亿以上。

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借来的钱是要还的!

债务压顶之下,一大批开发商已经先崩为敬了。

5月21日,被誉为“城市园林绿化行业龙头”的东方园林向社会公开发债10亿元,但结果只募集到了区区5000万,仅占募资额的5%。事情一出,东方园林6连跌,期间跌幅达23.12%!

5月25日,五洲国际的股价遭遇了公司有史以来最大单日跌幅,盘间最高跌幅接近90%!

收盘时,五洲国际录得超过84.89%的跌幅,且成交量大幅放大至37.2亿,换手率74.54%。随后公司申请停牌自查,受此牵连,五洲国际一笔本金额为3亿的美元债券也暂停交易。

这并不是地产业的个例,实际上,整个宏观环境都是如此。在监管趋严、融资渠道受限的大环境下,那些高杠杆、高负债的企业,要么已经爆仓、要么正在爆仓的路上!


3

   谁来拯救开发商?
   
想要从债务中成功解套,借新债还旧债的把戏玩不下去了,怎么办?

自然是找接盘侠来转移债务!对于开发商来说,自然要变着花样让你买房!

过去,是利润所需;当下,是生存所迫。因此,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房企在拼命促销,周转速度更加重要。

甚至如宇宙级房企碧桂园,还喊出了“不惜一切代价高周转”的口号!也因此,地产普通从业者的压力越加沉重,南京万达茂总经理的事情恰恰反映了这一点。

但疯狂的“高周转”显然取得了成效。 

深圳:不交500万,你连摇号的资格都没有!

杭州:有人晕倒有人打架 排1里长队

无锡:1000多人在售楼处门外熬了3天2夜

西安:长安区某楼盘700套新房入市,引来5000人摇号争抢

成都:5万人抢1千套房,还能有多疯狂?

过去,开发商是靠房价上涨吸引老百姓自动入场,而现在,却靠政策配合下的饥饿营销,引发“抢房”狂潮来吸引刚需接盘! 杠杆不会凭空消失,只会发生转移。那么轰轰烈烈的去杠杆运动,究竟成效如何?

企业部门杠杆率为159%,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政府部门杠杆率为36.2%,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均出现2011年以来首次下降。

但唯一上升的就是住户部门杠杆率,为55.1%,比上年高4个百分点。无论是居民长期贷款还是短期贷款,2017年以来杠杆率上升明显。 与之对应的,显然是今年以来的抢房热潮、无数人蜂拥入场、争当房奴。然而,在他们做着炒房致富美梦的背后,是随时会跑路的开发商和可能还不起的贷款。 

美联储六月加息步步紧逼,房贷利率势必会水涨船高。那么,当开发商凭借卖新房已经成功出货,当地方政府凭借去库存已经成功解套,那么你会如何呢?

对于广大买房者而言,你需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是,在你没有还清贷款之前,房子的真正主人,其实是银行。那么,你能不能确保熬过这段苦日子,扛着高债务,最后顺利把所谓“房子升值"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

第二个问题,在这轮债务大转移的过程中,不少城市房价离奇暴涨,那么当接盘过程宣告完成,那些房价高估的城市,必将被打回原形。

环京的惨痛教训已经告诉我们,从暴涨到暴跌,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若是你盲目追高、投机入场,那么就注定了被收割的命运。

毕竟,无论哪个时代,能赚钱的都是少数人而已。

来源:蜜财经(ID:WJCF99)


延读----

手机|流量“不限量”套餐却暗含限制条款?工信部发话

随着取消手机流量漫游费,满大街的手机“不限量套餐”广告猛烈轰击着人们的眼球。去年还是高高在上的“不限量”套餐,如今优惠力度越来越大。然而看似优惠的“不限量套餐”,其实背后也是有“套路”的。

近日,有网友投诉称,自己办理的不限量套餐明明还剩13GB的流量,但是因为整体使用流量达到了100GB而被断网,不少网友表示不限量名不副实。


所谓“不限量”:都是有条件的

"无限流量"超量了会限速

目前运营商推出的所谓“不限量套餐”其实都是有条件的,超过一定的流量额度后,运营商会采取限速措施。

比如:

△天翼不限量套餐明确说,当月国内上网流量达到20GB以后,上网速率降至1Mbps。


△联通冰激凌套餐,当月国内上网流量达到20GB以后,上网速率降至1Mbps。

△北京移动畅享不限量套餐超过100GB以后,限速至最高128Kbps。

但是很多消费者并不了解这种“潜规则”,而各地运营商网上营业厅大多置顶宣传不限量套餐,只有点进商品详情页,才能看到用灰体或小字标识的限速方案。

律师:“不限量套餐” 存在误导性

“不限量的说法本身存在误导性。”北京市汇佳律师事务所律师邱宝昌认为,运营商“不限量套餐”这种提法有虚假夸大的成分。在他看来,不限量套餐不应该限速限量。

工信部:不得片面夸大宣传

针对电信运营商“不限量”套餐内含隐藏限制条款等宣传问题,6月7日,工信部相关司局组织召开会议,明确要求运营商规范宣传。

“要高度重视当前‘不限量’套餐宣传中存在的问题,全行业立即开展自查工作,切实规范此类套餐的宣传推广行为,不得夸大宣传,对于限制条款要标示醒目。”

工信部还要求企业举一反三,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营销宣传时要做到真实、准确,实行明码标价,对资费方案限制性条件以及有效期等需用户注意的事项,要履行提醒义务,不得片面夸大或混淆优惠幅度,确保用户明明白白消费。

另外,工信部还要求运营商完善套餐设计,重视用户体验,探索更加符合用户需求的资费模式,加强资费公示,完善用户流量使用告知和提醒服务,切实提升服务水平。

对此,三大运营商均表示将严格落实会议要求,立即开展自查,规范宣传经营行为,确保用户明明白白消费。


版权声明:“CFDA大健康社区”所推送的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与您共同协商解决。联系方式:18669808666,商务合作请加微信18669808666。

精品养生公众号推荐

因不可抗因素(比如转载无法核实真伪的文章等),公众号可能会被封号,

请扫描加CFDA大健康社区备用公众号

以便欣赏更好精品文章,谢谢!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