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温度升高,如果你感觉到食欲不振、头痛、头昏、多汗、疲乏、虚弱,恶心及呕吐,心悸、脸色干红或苍白,体温正常或升高.........
这代表你要开始注意你体内的暑气了。
凡夏至之后,立秋之前,致病具有炎热,升散特性的外邪,称为暑邪。
暑为夏气主气,暑气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暑气天候炎热,水分容易蒸发;暑天雨量较多,空气潮湿。故暑邪致病具有炎热,升散,兼湿的特性。暑病只有外感,没有内生。
【暑性炎热】
暑为夏月炎暑,盛夏之火气,具有酷热之性,火热属阳,故暑属阳邪。暑邪伤人多表现出一系列阳热症状,如高热、心烦、面赤、烦躁、脉象洪大等。
【暑性升散】
升散,即上升发散之意。升,指暑邪易于上犯头目,内扰心神,因为暑邪易人心经;散,指暑邪为害,易于伤津耗气。暑为阳邪,阳性升发,故暑邪侵犯人体,可致腠理开泄而大汗出。汗多伤津,污液亏损,则可出现口渴喜饮,唇干舌燥,尿赤短少等。在大量汗出同时,往往气随津泄,而导致气虚,故伤于暑者,常可见到气短乏力,甚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之中暑。中暑兼见四肢厥逆,称为暑厥。暑热引动肝风而兼见四肢抽搐,颈项强直,甚则角弓反张,称为暑风(暑痫)。暑热之邪,不仅耗气伤津,还可扰动心神,而引起心烦闷乱而不宁。
【暑多挟湿】
暑季不仅气候炎热,且常多雨而潮湿,热蒸湿动,湿热弥漫空间,人身之所及,呼吸之所受,均不离湿热之气。暑令湿胜必多兼感。其临床特征,除发热、烦渴等暑热症状外,常兼见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大便溏泄不爽等湿阻症状。虽为暑湿并存,但仍以暑热为主,湿浊居次,非暑中必定有湿。暑为夏季主气,暑邪为患,有阴暑、阳暑之分。
中医认为,伤暑有阴、阳之分,“动而得之者为阳暑”,“静而得之者为阴暑”。
◆ 阳暑
“动而得之者为阳暑”,我们平时所指的中暑大多指阳暑。患者多在烈日下劳作,或长途行走,或因在高温、通风不良、湿度较高的环境下长时间劳作所引发。这种中暑往往病情重而危急。但由于近代人们生活、生产和保健条件的改善,人们也重视预防,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病例并不多。
◆“阴暑”
是过于避热贪凉引起,即所谓“静而得之者为阴暑”。由于天气炎热,人们毛孔开张,腠理疏松,人们睡眠、午休和纳凉之时,若过于避热趋凉,如夜间露宿室外,或坐卧于阴寒潮湿之地,或在树阴下、水亭中、阳台上乘凉时间过长,或运动劳作后立即用冷水浇头冲身,或立即快速饮进大量冷开水或冰镇饮料,或睡眠时被电扇强风对吹,均可导致风、寒、湿邪侵袭机体而引发“阴暑”,出现身热头痛、无汗恶寒、关节酸痛、腹痛腹泻等症。
正如明代大医学家张景岳指出:“阴暑者,因暑而受寒者也……故名阴暑。”特别是老人、儿童、孕产妇、体弱及患有宿疾者,容易诱发此症,尤应加强防护,不可过于避热贪凉,避免寒湿侵袭而引发“阴暑”。
停止活动并在凉爽、通风的环境中休息。脱去多余的或者紧身的衣服。如果患者有反应并且没有恶心呕吐,给患者喝水或者运动饮料。也可服用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让患者躺下,抬高下肢15~30cm。
用湿的凉毛巾放置于患者的头部和躯干部以降温,或将冰袋置于患者的腋下、颈侧和腹股沟处。如果患者情况没有改善,寻求医学救助。
以下操作请务必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不同的人,中暑时会有不同的症状表现,艾灸的穴位也有所不同,例如:出现呕吐,可以艾灸中脘穴。胸闷、心悸、心慌,可以艾灸关元穴。我们在进行艾灸操作时,需要根据实际症状来进行取穴配穴,进行整体调理。平时我们可以艾灸神阙、关元、中脘,增强体质,避免中暑的发生。
取穴:背部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区域,肩甲,肘窝等处。
操作:用牛角刮痧板或者光滑平整能的汤匙、碗碟等物,蘸上清水或者麻油沿上述区域轻刮,直至出现紫红色痧点为止。
1、出门做好防晒措施,切勿长时间在太阳底下暴晒
2、穿着宽松衣物
3、夏季炎热,适当使用空调
4、多吃降暑食物:西瓜、李子、香瓜、苦瓜、黄瓜、绿豆、海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