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节气|明日小暑

小暑

                   

小暑(Lesser Heat),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节气,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


小暑节气,“暑”即炎热,小暑意即小热,是在提醒我们夏天最炎热的时候(也就是三伏天)快要到了,这段时间我们养生需做到谨防暑湿致水肿,健脾祛湿是关键!

健脾祛湿

小暑

1.天气炎热高温酷暑,除了热还有“湿”!这时外界湿度大,人体易受湿邪侵袭,出现浑身无力、脾胃不和、头身困重等症状,中医将这称为“夏日伤寒”或“湿热病”,由此可能引起水肿。之所以强调夏季养生的饮食里要多吃祛湿、健脾胃的食物,正是因为湿气阻遏了人体内部的气机,影响体内气的运行。

2.小暑到了容易水肿,尤其是女性朋友。水肿又称浮肿,通常多表现为手、足部有轻度凹陷,同时伴有乏力、厌食等症状,等夏天一过,水肿有时候会自动消退。其实,这都是轻微的功能性水肿,是身体对内外环境无法适应。但有些水肿却是因暑天湿邪困脾引起的,另外,气闷、困倦、瞌睡等不适也与它有关。

3.脾喜燥恶湿,故而祛湿要先健脾脾主运化,脾统血、统气、统水液,如果脾运化水液功能健旺的话,能防止水液在体内发生滞留,也能防止痰湿等病理产物的生成。但是它秉性喜燥恶湿,一旦受到湿邪入侵,就易导致痰湿的形成,即“脾虚生湿”。空闲地上种蔬菜,头伏萝卜不容缓。

 祛湿消肿、艾灸穴位        

1、脾俞穴:为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上位于背部的背俞穴之一,背俞穴适用于治疗相应的脏腑病证及有关的组织器官病证,故脾俞穴是调理脾胃疾病与健脾祛湿的要穴。

2、中脘:在胃的中部,占据了胃的主体部分,因此对脾胃问题的调理效果是最好的,所理所当然地成为脾胃病的常用穴。刺激中脘穴之后胃的蠕动会增强,能够加强水湿的排出。

3、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之合穴,它能够健脾益气,促进脾之运化水谷功能得以恢复,使气机顺达,腑气通畅。同样,刺激阴陵泉亦可通过健脾益气,促进脾之运化水湿的功能。

4、丰隆穴:位处胃经下部,胃经及脾经湿浊之气汇合于此,所降之雨又分走胃经及脾经各部,有联络脾胃二经各部气血物质的作用,故这个穴位祛湿效果较佳。

5、承山穴:在小腿肚子下方正中,肌肉分成“人”字形的中间。虽然承山穴不是脾经上的穴位,但它却是去除人体湿气的最好穴位之一,承山穴可振奋膀胱经的阳气,加速湿气的运化排出。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