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竖体质“屏风”,健康度“三伏”

夏至以来,逐渐升高的气温和难以抵挡的骄阳,让人出趟门都觉得自己是“抗日英雄”。


然而暑热模式才刚刚开启,俗话说,“热在三伏”。7月17日起,我国将进入长达 40 天的“三伏天”,准备好迎接这场超长“烤”验了吗?



即将入伏,除了防暑降温,还应把握住“冬病夏治”的时机。根据中医学“天人合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三伏天是天阳之气正旺之时,此时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特别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因此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间。


冬病夏治正当时


“冬病”是指冬季易发疾病,或在冬季加重的虚寒性疾病,如反复感冒、咳喘、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鼻炎中耳炎等五官疾病,肩颈腰腿痛,消化系统疾病及妇科疾病等。易发人群多为虚寒性体质,如气虚质、特禀质、阳虚质人群。通常的症状是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等。


“夏治”是指在夏季通过温补阳气,散寒祛邪,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穴位贴敷、针灸、以及内服中药、膏方等。

外敷内服,联合治疗益处多



穴位贴敷法即三伏贴,是目前最常见的外治疗法,通过药物对特定穴位的温热刺激,促进血脉运行,疏通经络,达到养阳的目的。而内服中药属于内治,是指三伏天宜服用益气固表、温补阳气的药物,从而达到扶正补虚的功效。如肺虚寒的咳喘病人、遇冷喷嚏、反复感冒等病症者,应常用玉屏风颗粒以补益肺气,扶正固表。脾胃虚寒者可用理中汤或附子理中丸以温运脾阳,燥湿散寒,肾虚寒者可用金匮肾气丸等。临床实践证明通过内外联合治疗,起效更快、预防作用更强。


冬病夏治注意事项


1、 三伏贴并非人人都适用,如孕妇及 2 岁以下儿童;有严重心肺疾患者;皮肤过敏者;疾病发作期(如发烧、咳喘);阴虚火旺者禁用。



2、 为保证最佳疗效,应尽量选择中医院等正规机构进行贴敷,不建议患者在家中自行贴敷。临床建议患者应按疗程连续贴敷 3 年或以上,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从头伏前 10 天至末伏结束后 10 天这段时间,可内服扶正补气的中药如玉屏风颗粒配合三伏贴(灸)治疗,贴敷疗程结束后的 1-2 个月继续服用玉屏风颗粒效果更佳。


下图是2018年三伏贴具体时间:



3、 三伏贴贴敷在时间选择上也有讲究,每伏的第一天与天时相应,可激发体内阳气。而一天之内,上午阳气初升,故以上午贴敷效果最佳。


4、 贴敷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海鲜,同时需避免风扇直吹,空调温度不宜过低。


5、 贴敷后,若身体局部出现麻、温、热、痒、针刺、疼痛等感觉,不必惊慌,这属于药物吸收的正常反应。如果上述感觉已经到了难以忍受的程度,须及时取下敷贴,并用清水冲洗皮肤。


伏天养生小贴士



除了外敷内服外,三伏天的养生小技巧也要学起来:


1) 多吃薏米、红豆、绿豆等食物,常备甘和茶等祛湿凉茶。


2) 乘凉、冷饮、吹空调都要适当;


3) 注意预防中暑、避免长时间日晒;


4) 锻炼应在早晚进行,而且不宜进行过于剧烈的活动;


5) 不要贪图冷水浴,建议温水沐浴。



注: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