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康复讲堂】第一讲:脑卒中的康复治疗

近十几年来,康复医学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并日益为社会所重视。有研究表明,像脑卒中(脑血管意外)这样一种严重致残性疾患,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可使90%的患者重新获得步行和自理生活的能力,其中30%的患者还能恢复一些较轻的工作。相反,不进行康复治疗者,上述两方面恢复的百分率相应的只有60%和5%。在病死率方面,康复组比不康复组也低12%。因此,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很重要。但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在治疗时经常走弯路或被误导,所以在大街上我们会发现许多“提壶画瓢”的人。那么,今天我就向大家科普一下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有哪些?

     首先,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什么脑卒中。


正如视频里说的,脑卒中突然发病后,根据脑组织受损的程度和部位不同,临床上可有相应的中枢神经受损的表现。常见的功能障碍有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吞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言语障碍、日常生活能力障碍和心理障碍等。脑卒中康复主要针对上述功能问题进行相应的处理,只有早期康复介入,采取综合有效的措施,并注意循序渐进和患者的主动参与,才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其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回归家庭及社会。


那么,我们在脑卒中发生后什么时机介入康复治疗呢?

肯定的回答当然是越早越好。早期需采取一切措施预防脑卒中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压疮、坠积性/吸入性肺炎、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循证医学表明,早期康复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受损的功能,减轻残疾的程度,提高生存质量。通常主张在生命体征稳定48小时后,原发神经病学疾患无加重或有改善的情况下,尽早开始康复治疗。

在康复治疗前是否需要进行康复评定?

是,康复治疗计划是建立在功能评定的基础上,由康复治疗小组共同制定,并且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做到循序渐进。脑卒中的评定包括脑损害严重程度评定、运动功能评定、感觉功能评定、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移动能力评分、步态分析、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等。


脑卒中康复治疗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急性期康复治疗。

脑卒中急性期康复治疗又称为早期床旁康复,通常指发病后1~2周,此期康复治疗是在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通过被动活动和主动参与,促进偏瘫侧肢体肌张力的恢复和主动活动的出现,以及肢体正确的摆放和体位的转换,预防各种并发症。患侧各种感觉刺激,以及其他相关的床旁康复治疗(如吞咽功能训练、言语训练、平衡功能训练、作业训练等),有助于脑卒中患者受损功能的改善。

图一 良肢位摆放(仰卧位)

图二 良肢位摆放(患侧卧位)

图三 良肢位摆放(健侧卧位)

图四 良肢位摆放(床上坐位)

图五 核心训练

图六 早期床旁上肢活动

图七 吞咽功能训练

图八 传统针灸治疗


二、恢复早期的康复治疗。

脑卒中恢复早期(亚急性期)是指发病后的3~4周,此期康复治疗除了预防并发症和脑卒中二级预防以外,应抑制痉挛,促进分离运动恢复,加强患侧肢体的主动活动并与日常生活活动相结合,提高移动能力,注意避免异常运动模式。

图九 Bobath握手上肢上举训练

图十 桥式运动

图十一 电动起立床训练

图十二 低频脉冲电治疗

图十三 中频脉冲电治疗


三、恢复中期的康复治疗

脑卒中恢复中期一般是指发病后的4~12周,此期康复治疗在加强协调性和选择性随意运动为主,并结合日常生活活动进行上肢和下肢实用性功能训练,同时注意抑制异常的肌张力。运动功能训练的重点应放在正常运动模式和运动控制能力的恢复上。

图十四 上肢运动控制训练

图十五 手功能训练

图十六 重心转移训练

图十七 平衡杠内步行功能训练

图十八 站立架训练


四、恢复后期的康复治疗

脑卒中恢复后期一般是指发病后的4~6个月,此期康复治疗应继续抑制痉挛,纠正异常运动模式,改善运动控制能力,促进精细运动,提高运动速度和实用性步行能力,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图十九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图二十  纠正异常步态


五、后遗症期的康复治疗

脑卒中后遗症期是指脑损害导致的功能障碍经过各种治疗,受损的功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有明显的改善,此时进入后遗症期。此期康复治疗应加强残存和已有的功能恢复,即代偿性功能训练,包括矫形器、助行器和轮椅等的使用,以及环境改造和必要的职业技能训练,以适应日常生活需要,提高生存质量。

图二十一 佩戴踝足矫形器

图二十二 指导使用助行器行走


以上就是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所有内容啦,如果您和您的家人、朋友正在受到脑卒中后功能障碍的影响,那就尽快来咨询我们吧!

康复医学科门诊:门诊部三楼综合一诊区

康复医学科病房:住院北楼8楼西侧     电话:0851-33358351

康复功能锻炼区:住院北楼8楼东侧     电话:0851-33227364

(文/祖文鹏 图/康复科全体人员)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