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养生周历 | 立秋养生:暑去凉来,一叶落而知秋!



风吹一片叶,

万物已惊秋。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秋”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


立秋三侯


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凉风至: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

白露降: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

寒蝉鸣: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立秋应该注意这些 


饮食应该祛暑清热


立秋时节,昼夜温差加大,在饮食上应坚持祛暑清热,多食用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秋季燥气上升,易伤津液,因此,在饮食上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蔬菜、水果降暑祛热,还能及时补充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起到清火解毒的作用。


蔬菜选择新鲜汁多的,如:黄瓜、冬瓜、西红柿、芹菜等。

水果食用养阴生津之品,如:葡萄、石榴、梨、香蕉等。



宜养肺护肝


立秋过后,秋季干燥伤肺,容易产生疾病,因此需要润燥、养阴、润肺。


要适当多润肺,多补充水分,少食辛辣、烧烤、油腻、伤胃的食物。可多吃点果仁类的食物。


应该早睡早起,多呼吸新鲜空气,多做深呼吸。注意不做剧烈运动,不过度劳累,可适度慢跑,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



谨防“秋老虎”!




今年立秋仍处在“三伏天”内,暑气一时还很难消。这个时节,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一旦出现“秋老虎”,要注意防暑降温。昼夜温差逐渐变大,也要预防感冒着凉。


调节心情、谨防秋燥

人们在夏季酷热大汗之后,常损耗过多,会出现体内营养及水分不足。而进入秋季之后,天气渐凉,气候干燥,因此极易出现秋燥。常见口干舌燥、鼻涩咽痛、皮肤干枯、大便干结、烦躁不安等一系列症状,医学上称之为“秋燥综合征”。


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


食品、衣物需防霉变

立秋之时降雨增加湿度大,天气闷热,食品、衣物很易发生霉变。一般来说,如果气温达到35℃以上,而相对湿度也会增加,这就很容易产生霉变。食用霉变的食物后会发生胃肠疾病,如腹泻、呕吐、肠炎和痢疾等。


需防“空调病”

立秋后,办公室的空调照旧,但人们在享受清风凉意的同时,也容易患上空调病,尤其在立秋之后,天气早晚较凉,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腹痛、吐泻、伤风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状。


立秋以后,早晚天气偏凉,空调开放时间不易过长,夜里最好不开或只开除湿。这样,既可降温祛暑,又可预防空调病。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们,可在办公室备一件外套“避寒”。


文中图片、文字相关素材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作商业之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