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咽喉不适竟然是脾胃惹的祸!


作者:刘大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


嗓子不舒服,我们常会泡点胖大海、金银花茶喝,或者是在药店买点润喉糖吃。这个方法有效,但仅限于急性咽喉炎。比如因吃辛辣食物,感冒等原因引起的嗓子疼,临床上就称为急性咽炎



而长期嗓子不舒服,检查又没异常病变的情况通常是慢性咽炎,这种患者遇到外界刺激时,往往会症状加重,嗓子会出现刺激瘙痒感,也会经常发干,有时还会有异物感,此时如果再用胖大海、金银花等以清热解毒为主的苦寒药物,就不合适了,往往还会伤及脾胃,甚至加重咽喉的不适。


从中医理论上看,咽属胃系,脾与胃互为表里,寒凉攻伐太过,而碍脾胃,或饮食不节,思虑劳累过度,伤脾胃,都会导致脾胃虚弱,清阳不升,咽失温养,从而出现咽部的不适。


有位女作家,几年前找我看病,通过问诊,我得知她经常熬夜写作,平时专注起来也常常忘记了吃饭。饮食不规律,长此以往脾气就会虚弱,脾的升降功能受到影响,加上思虑过度,“脾虚及肝”又影响了肝的疏泄,造成肝郁气滞,于是会出现嗓子发堵症状。《金匮要略》中说“妇人咽中如有炙銮咳之不出,咽之不下”,其中炙銮是指烤肉,意思就是说嗓子里像含着一块烤肉一样,咳也咳不出来,咽也咽不下去,形容的就是她这种情况。



我给她开了中药调理外,还建议她平时可以用合欢花、玫瑰花、厚朴花,泡点三花茶喝。这三种花药性平和舒缓都不寒凉,大多数此类病人也都可以做为居家调理的茶饮长期服用。


玫瑰花可以疏肝解郁;厚朴花有宽中理气的作用;合欢花除了有理气的作用,还有安神的效果,三花合用使得她平稳地度过焦虑状态,所以调理效果还不错。


许多慢性咽炎患者,不少与思虑过重有关系,除了就医外,我常建议大家放松心情。我们常说健康两字,什么是健康?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还要放空心思。听说季羡林老先生的养生之道是,一常锻炼,二不挑食,三不嘀咕。前两条暂且不论,仅这第三条,“不嘀咕”如果做到了我们的病情也就能缓解一大半了。这与中医“病从心生”观点不谋而合。


人体乃一综合全息的体系,见微知著,大患往往从细节中首先显露出来。我常告诫自己要“以患为师”,即看病不要只盯着病人的“病”,还要注重患病的“人”,就是指上至自然变化,四季更迭,中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下至人的体质、性情、好恶、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都将体现在患者身上,在诊病时都要考虑到,这才是中医辨证论治,审病求因的治疗理念。


在咽部疾病治疗中,注重局部与脏腑的关系辨证施治,以固本治标,标本兼顾,也是中医的思维特点。比如,在五行里,脾属土,肺属金,脾和肺是相生的关系,如果脾土受了损伤,也会影响到肺的功能。这叫“母病及子”,也就是说母亲有了病,影响到了孩子。临床上,我常用的脾肺同调的方子是,甘草6克,百合6克,陈皮6克。在火上煮15分钟左右,放保温杯里随喝随续。陈皮有理气宽中、止咳祛痰作用;百合滋阴养阴、清肺;甘草具有调和诸药的能力。这三味药,不寒不热,也不燥,也可以代茶饮。


常有人问我,咽炎的治疗是中医好还是西医好,实际上,中、西两种医学是互补关系,无所谓哪一个更好,在疾病某一个阶段,哪一种方式更有优势,就应采用哪一种治疗方式。


而医者不问中西。学习掌握现代医学知识为中医所用才是正道,中医、西医本应殊途同归。两者一为“道”一为“术”,现代中医既要领悟“道”,也要掌握“术”。所以在继承中医专科特色技术方面,我们也在不断地改进技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



有一个简单、普适性的贴法,在这里可以推荐给大家:准备炒好的莱菔子、苏子各10克,生姜10~15克。先把莱菔子、苏子打成细粉。再将生姜切碎,捣烂成姜泥,然后把姜泥与药粉用白醋搅拌均匀,涂抹到敷贴(药店可买到)的凹槽处,贴到天突穴(胸骨的上边有一个凹陷的地方)即可。


这个方法源自明代的一个传统的方子,叫三子养亲汤,只是此处,我们把白芥子换成了生姜。这是因为白芥子作为外用药物可能会对皮肤有一些刺激,而生姜不仅安全无刺激,它的辛散作用还能将莱菔子、苏子的药效更好地渗透进去。每次贴两个小时,每天贴一次,连着贴三天,应该就有比较明显的效果了。为证明这个药有没有效果,我们还做过个实验,把用药的作为一组病人,又把外观与药物差不多的“安慰剂”作为一组病人。每组100个病人,随机地进行贴敷,最后证明用药组是有效果的,所以沿用至今,并推广到北京地区普遍推广。


亲,中国药店公众号长期公开征集稿件,如您欲抒发心声、记录生活、分享经验……可以文字或图片形式将作品发送到yaodian2018@163.com(邮箱),稿费=200元+阅读量*0.01元。温馨提示,投稿时请注明联系方式

喜欢的话就点赞吧!↙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