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陈妈妈发现自己6岁的小孩
突然多了很多“坏习惯”
反复眨眼睛、耸肩、摇头、
时不时地发出奇怪的声音
陈妈妈反复提醒、批评
小孩非但没有改善,反而越来越严重
开始说起脏话
陈妈妈很是头疼:
一向乖巧的小孩,怎么变成这样了呢?
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李兰伢医生提醒广大家长:孩子如果出现不自主眨眼、耸肩、清嗓子、摇头、吸鼻、摆手、收腹等怪异动作,甚至说脏话等行为,要警惕“抽动障碍”!
抽动障碍起病年龄为2~21岁,以5~10岁最多见, 10~12岁最严重。抽动障碍分为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
运动性抽动:头面部、颈、肩、躯干及四肢肌肉不自主、突发、快速收缩运动;
发声性抽动:口鼻、咽喉及呼吸肌群的收缩,通过鼻、口腔和咽喉的气流而发声。
一、抽动表现:不自主、无目的、快速、刻板的肌肉收缩。
1、抽动通常从面部开始,逐渐发展到头、颈、肩部肌肉,而后波及躯干及上、下肢;
2、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或者出现新的抽动形式;
3、症状时好时坏,可暂时或长期自然缓解,也可因某些诱因而加重或减轻;
4、与其他运动障碍不同,抽动是在运动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发生,非持久性存在,且症状可短暂自我控制。常见加重抽动的因素包括紧张、焦 虑、生气、惊吓、兴奋、疲劳、感染、被人提醒等。常见减轻抽动的因素包括注意力集中、放松、情绪稳定等。
抽动其实不可怕,但合并了其他的行为问题,就会影响学习和生活了。约半数患儿共患 1 种或多种行为障碍,被称为患病,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困难、强迫障碍、睡眠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自伤行为、暴怒发作等),共患病越多,病情越严重。共患病增加了疾病的复杂性和严重性,影响患儿学习、社会适应能力、个性及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给治疗和管理增添诸多困难。
二、抽动症能不能治疗呢?怎么治疗?
①家长要多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心理状态、人际交流状态,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
②不打骂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
③消除孩子对这种疾病的疑虑,不强调,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④鼓励患儿多参加文体活动等放松训练,避免接触不良刺激,如打电玩游戏、看惊险恐怖片;
⑤清淡饮食,不吃辛辣食物等。
家长可以将患儿的发作表现摄录下来,就诊时给医师观看,以便于病情的判别。家长应与学校老师多沟通交流,并通过老师引导同学不要嘲笑或歧视患儿。鼓励患儿大胆与同学及周围人交往,增进社会适应能力。
有些患儿饮食清淡,家长心理行为教育做的特别好,但孩子还是抽动个不停,怎么办呢?中药、针灸、推拿,都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案。
抽动症中医来讲主要病位在肝、脾、肾、心,脾为土,肝为木,“土虚则木摇,血虚则生风”。
小儿脾常不足,脾虚则木旺,木旺则风动,加之肾水亏虚不足以涵木,肝火自然上炎,肝木生心火,心火上炎,不能下济于肾水,则水寒,肝主筋,开窍于目,所以病症表现为眨眼和筋不能自主地抽动。心火旺,则脾气暴躁,肾水寒,则手脚冰凉,夜尿频多,甚至遗尿。
所以中医来讲治疗主要原则为健脾疏肝,交通心肾。通过中医辨证论治,根据小儿体质制定合理的中医治疗方案,效果非常好。
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案:
1、小儿推拿
补脾经,清肝经,积食明显的先清胃经,再补脾经,补肾经,便秘者需清大肠,清天河水,点揉风池、太冲、行间疏肝,点揉内关穴清心火安神,捣小天心安神镇惊,点揉三阴交、足三里穴滋养中焦脾土,点揉太溪、涌泉穴补肾。
2、针灸
智三针、定神针、手智三针、脾俞、肝俞、百会、四神聪、开四关、足三里、三阴交等等均为常用方案。根据患儿体质及病情选取个体化方案进行治疗,一般隔天1次,每次15-20分钟为宜。
3、艾灸
神阙、脾俞、身柱、中脘、天枢、足三里、三阴交、气海、关元等穴,小儿不易配合,容易受伤,通常可选取艾灸盒,方便又安全。
4、耳穴压豆
肝、脾、肾、心、交感、神门、耳尖、肝阳、眼、鼻、颈、肩等。通常双耳交替,每次贴一测耳,间隔1-2天......最近抽动的患儿特别多,经过综合治疗,很多已经高高兴兴去上学了。
去任何一所学校都被劝退的,没有小伙伴愿意一起玩耍的,动不动就斗殴骂人的……有些病情特别严重的建议精神类药物干预,可选用硫必利、舒必利、阿立哌唑、可乐定等。
从最低起始剂量开始,逐渐缓慢加量(1~2周增加1次剂量)至治疗剂量。让小朋友们在一起愉快的相处,才能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有益于小孩病情恢复。
有些患儿未及时干预或干预方式不对,可能发展为难治性抽动,可考虑联合用药、尝试新药、非药物治疗、共患病治疗等。其中联合用药包括抗抽动药物联用、抗抽动药物与治疗共患病药物联用等,非药物治疗包括心理治疗、神经调控治疗和手术治疗等,也可以进行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联用。
更多关于儿童抽动症的治疗方法,欢迎到宝安中医院(集团)儿科儿童发育与康复门诊咨询,健康热线:29629333转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