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你的体质适合喝什么粥?冬令养生这样做就对了!

冬季是最适合进补的季节,很多注重养生的人会在冬季格外注意调养。那么冬季养生到底该怎么吃?重点应该保护哪些脏器呢?


养身常食五色粥


粥在世界各国都是比较受欢迎的饮食,但是在中国,粥却被上升到了另一个高度。清代著名医学家王士雄在其所著的著名中医食疗养生著作《随息居饮食谱》里面称“粥饮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


明代医家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介绍药粥种类多达62种。特别是在冬季,热腾腾的粥品更是人们的喜爱之物。根据体质的不同,饮用不同的粥,能达到冬令进补的效果。


气虚体质·大枣桂圆粥


桂圆味甘性温,能补心脾,益气血,健脾胃。大枣味甘性温,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常见表现: 

容易呼吸短促,接不上气;

喜欢安静,不喜欢说话,说话声音低弱,

容易感冒,常出虚汗,感到疲乏无力。


阳虚体质·鲜虾粥



虾味甘性温,能补肾壮阳,鲜虾粥不仅味道极鲜美,而且还能温肾暖身。

常见表现:

总是手脚发凉,胃脘部总是伯冷,

衣服比别人穿得多,

耐受不了冬天的寒冷,

夏天耐受不了空调房间的冷气;

吃(喝)凉的东西总会感到不舒服,

容易大便稀溏,小便颜色清,量多;


阴虚体质·排骨芥菜粥



猪排骨滋阴润燥,芥菜也能明耳目,加之粥本来就润,阴虚质要常喝粥。


常见表现:

感觉身体、脸上发热耐受不了夏天的暑热,

皮肤干燥,经常会手脚心发热,

面颊潮红或偏红,常感到眼睛干涩,

口干咽燥,容易失眠,经常大便干结;


气郁体质·黄花木耳粥



黄花菜,有解郁的功用,木耳活血,海米天然的咸味入肾。气郁质煮来吃可舒缓心绪。


常见表现:

常感到闷闷不乐、情绪低沉,易紧张、

焦虑不安,多愁善感或容易受到惊吓,

乳房及两胁部有胀痛,常有胸闷感,

经常无缘无故叹气,容易心慌、心跳快,

喉部常有堵塞感或异物感,容易失眠;


痰湿体质·腐皮白果粥



白果味甘、苦、涩,性平,生食有毒。能敛肺定喘,化痰。味道清香,口感爽滑。


常见表现:

出汗多而黏腻,手足心潮湿多汗,

常感到肢体酸困沉重、不轻松,面部常油,

嘴里常有黏黏的或甜腻的感觉,平时痰多;


湿热体质·红豆粥


湿热质不适合吃肉,喝清淡点的红豆粥吧!红豆是祛湿佳品,用它煮粥再合适不过了。

常见表现:

面部和鼻尖油光发亮,易生粉刺、疮疖,

常感到口苦、口臭或嘴里有异味,

大便黏滞不爽,小便有发热感,尿色发黄,

女性带下色黄,男性阴囊总是潮湿多汗;


天寒地冻护阳养心是要点


冬天的这三个月,天地气机闭合,阳气伏藏,水寒结冰,大地冻裂,不要扰动固藏的阳气,故而,守护阳气为养生第一要义。


冬天的起居,强调人要早睡晚起,等待太阳出来后起床;其次要注意躲避寒冷,注意保暖,不要使皮肤开泄。


冬天肾水味咸,恐怕水克火造成心脏受病,所以冬天宜养心。宜居住密室,衣被温暖,调理饮食,适应温寒。不可冒受寒风,老人尤其要注意防寒保暖,呵护心脏。


冬天阳气在内,阴气在外,老人多有上热下冷的毛病,不宜过频洗头洗澡。早晨起床可饮醇酒一杯御寒,晚上可服用消痰、凉膈之类的药物来平和心气,不使热气上涌,日常饮食中可进食萝卜等食性清凉之物来清除内热,民间有所谓冬吃萝卜等说法。少吃热性食物,如烧烤、煎炸、肉面、馄饨之类,所以冬季养生既要防外寒,也要防内热。


养神莫忘“藏好神”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大自然的规律。我国中医学认为“天人相应”,冬至到小寒、大寒的时段,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在此期间应注意养生“冬藏”。冬令进补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养生方法,民谚素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之说。


人的体质有阴阳寒热之别,脏腑气血的盛衰千差万别,过去的疾病史也错综复杂,因此进补方案需因体质制宜、因病制宜。在吃补药前先要调理好脾胃,或先吃一些“开路方”,才补得进去。


此外,还应该稳定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切忌急躁和精神抑郁。祖国医学强调神藏于内,《黄帝内经》里说:“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躁则消之,静则神藏。”儒家创始人孔子亦早就提出:“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人在入静后,生命活动中枢又恢复到儿童时代的大脑电波状态,也就是人的衰老生化指标得到了逆转。社会调查发现,凡经过重大精神挫折、思想打击之后,又未得到良好的精神调摄,多种疾病的发病率都有明显增加。


社会实践证实,经常保持思想清静,调神养生,多练气功,可以有效增强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有益于身心健康。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