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家有癌症病人,该不该让他干活,医生这次说了真话!


家有癌症病人,该不该让他干活!



肿瘤病人家属和病人一样,也要经历否认期、愤恨期、抑郁期、妥协期及接受期5个心理期。


如果家属都处理不好自己的情绪,或暴躁不安,或抑郁烦闷,显然是不利于病人的治疗和康复,需知不良的情绪尤如传染病,极其容易影响病人,加重病人的心理负担,形成恶性循环。


这个时候,病人家属最重要的是以稳定的心态,坚强的意志,成为病人的坚强后援,与病人加强沟通,共度难关。

因为此时此刻,亲情,是病人的精神支柱。


下面的这些建议,或许可指导家属如何恰当地帮助一个癌症病人,或者说是如何做一个好的病人家属:


1


(1) 给予温暖的关怀

在任何时候,不要表现出对病人的鄙视、看不起、嫌弃的表情,要自始至终充满感情,给病人以温暖和关怀,态度很重要,任何时候都不要不耐其烦、恶言相对。真心面对、共渡维艰的真实感情远胜过花大钱。

有的家属一听说亲人身患癌症,比病人本人还要慌乱,手足无措,一筹莫展。这有可能孕育着各式各样的情绪:焦急、痛苦、害怕等。不管怎样,必须面对现实,要明确表现出和病人共度难关的意愿。除非病人要求独处,尽量地陪伴他,抚慰他,尽量和他贴近感情,尽快与病人一起走出心理的深渊。



2



(2) 让病人适当工作

家属要同意有体力的病人继续做体力可支的工作,继续为社会作贡献,使病人感觉自己仍然是社会的一员。继续工作增加收入,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也可以充实病人的精神世界,分散病人对疾病的注意力,整天无所事事,内心空虚,就自然会思想复杂,给癌细胞恶性刺激,也更有可能会加重病情。当然,这一定要得到医生对身体状况充分评估和建议。



3



(3) 鼓励病人生活自理

家属要鼓励病情较轻的病人生活自理,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自己照顾自己。不要制止或禁止病人自己料理一些事情,家属应该鼓励病人坚强的表现。不要吝惜表扬语言,比如经常鼓励和表扬病人自己做一些轻松的家务活。当然,这一切都要在病情允许、医生同意的前提下。

很多感情深的家属很多时候是很积极地主动把病人能够做的事都做了,还不让病人外出活动,其实这是会把病人“宠坏”,也把病人与社会和家庭割裂开了,这是病人最不情愿的人间蒸发的结果,这才是等于宣判了病人的死刑。因为,有一种消失叫做“被封杀”!



4



(4)管理好病人的日常饮食

家属要配合医生,管理好病人的医疗、饮食、生活、情绪,控制病人日常生活和饮食在健康和治疗要求范围。不要允许病人随心所欲,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更不要有“反正病人都判死刑了,就让他快活快活一回”。这样不仅会加速病人的死亡,还会增加病人的痛苦。

有一位晚期肝癌病人的太太,在病人得知患肝癌后精神几乎崩溃时,以勇敢地担负起全家责任,经多方咨询,选择了笔者的专家门诊治疗,事无巨细,治疗、饮食全面控制,与病人相关的治疗、生活、饮食,都要先咨询笔者,再严格执行。每周一次的专家门诊,亲自挂号,督促病人就诊,一次都不能少。


这样不觉一治就是5年有余,病人就诊时讨论家庭琐事多于治病问题。病人经常在就诊时对笔者抱怨:“太太太厉害了,每件事都要管,别人送来的礼品都不让我过目。说是我看了会要吃!”笔者直截了当地回答病人的抱怨:“如果你没有这个好太太,你早不在人世了!”这点病人也认可,因为他看到了,超过10公分无法手术切除的晚期肝癌,就没几个能活到5年的。俗语有说:“怕老婆,有发达”。笔者认为:“怕老婆,更长命!”



5



(5) 分散病人对疾病的注意

家属要和病人一起从事一些与治疗无关的活动,让他分散对疾病的注意,同时让他觉得他有能力从事治疗以外的活动,从而增强活下去的信心。

前面关于张翼直面死神,勇战晚期结肠癌10年的传奇故事,就是乾坤大挪移精神转移疗法,就是要鼓励病人集中全部精力,去做一些与癌症无关的事情。这些与癌症无关的事情,最好是病人最感兴趣的事,这样才能够起到集中病人注意力,转移病人疾病带来的疼痛等症状,化解病人对癌症的恐惧和担忧,病人也就没有时间抱怨了,同时也就自然而然地减少了对癌细胞的恶性信息刺激。

对于病情较重的病人,以前能轻易做的事都做不来,甚至连生活都不能自理,这时家属要设法帮助解决:或代替病人做;或请帮工帮忙,不能有不耐烦的表现,更不能远离病人,不闻不问,甚至弃病人而去。这样的表现,会让与病魔抗争中的病人更加绝望,恶劣的言行,甚至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种无心伤害不是杀人,也胜似杀人。

很多家属在亲人离去后,才发现对癌症并不了解,只是对治疗投入了太多的精力、金钱和期望,反而没来得付出更多的情感,让病人享受最后的亲情。

愿每个家庭都不用经历癌症~








这里有你需要的内容




想了解更多肿瘤治疗的知识,请关注我们!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正在为肿瘤发愁,

欢迎拨打健康热线400-801-8087咨询。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