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一位二胎爸爸向死而生的日记:“我离死亡只差两三步... ...”

近期

一篇名为《向死而生,一名记者的住院日记》的文章

刷爆微信朋友圈

就连人民日报也进行了转载



这位记者名叫严俊杰,是襄阳日报的首席记者,也是一位两个孩子的爸爸。


原本事业顺利、家庭幸福的他,被一次体检打乱了所有节奏:高压超过190、低压超过135、餐后血糖20几、糖尿病足,“离死大概也就两三个步骤的距离”。


在朋友和家人的催促下,严俊杰第一时间赶往医院检查。万万没想到,他自以为健康、强壮的身体,早已经千疮百孔;


从住院那天起,严俊杰就详细记录了自己的住院日记,希望让更多人明白:


世界正在狠狠惩罚不好好照顾身体的人,拿健康赌明天,没有人能赢得起。


以下是他住院日记的部分内容:


01

自以为健康的身体,原来经不起检验


11月20日下午,我住院了。


其实我没有什么不舒服。前几日,单位发了通知说体检时间要截止了。想着要在截止日前完成体检,不然就要等明年了。于是11月20日上午,我就去了体检中心。抽血、化验、X光……一切顺利。


唯独量血压的时候,护士的神情不太好。量了两次,高压过了190,低压过了135。护士说,要不你去医院办个住院吧。

同样的情景,一年前体检也出现过一次,那一次高压170。

我依然没什么感觉……


开车回家,接到高中同学电话。这个同学是中心医院医生,一年前得知我血压的时候就对我谆谆教诲,说我离死大概也就两三个步骤的距离……


同学详细问了我的血压,要求我立刻、马上、一刻不停的去医院办理住院,而且全过程千万不能慌,要一步步挪过去……


又要快,又要一步步挪,这么矛盾的要求,让我拿着电话就笑了……不过同学人在外地,语气严肃认真,我决定下午请个假,去医院看看病。


中午吃饭,我还在拿这事儿开涮,我老婆说,去看看终归是好的。


△严俊杰和同学的聊天记录


02

住院?没想到病情没有这么简单


11月20日下午两点半,我到了中心医院,一个年纪比较大的女医生接待了我。


量了高血压,高压195,低压131……医生的神色不好看,让我出去坐20分钟再进来。


坐了20分钟,再进去,血压不降反升。医生下了命令:得住院!


住就住呗,又没有床!这个档口,我开始联系其他医院。结果入冬了,心脑血管病人激增,好多医院都没床位。


我又反过来找医生,让她给我开药。医生说,不知道其他指标不好开药。我又联系了上午的体检中心,把电话给了医生,让他们直接交流我的各项指标。


然后事情就朝着我预想不到的情况发展下去了……


血糖19.5严重超标,血脂严重超标,反正各项指标指正都不好……


女医生的脸色越来越不好看。挂了电话转身带我换了个门诊诊疗室,问他还有没有床,得到肯定答复后,当即给我办了个住院。


这个时候,我心情还是愉悦的。


想着办了住院领完药回家洗个澡第二天就可以请假打针了。下午4点多进了住院部,跟住院医生聊完。开始说让我住走廊,后来又给我转到高护病房。我说住走廊就行,我反正晚上要回家。医生说,不行,你一周都不能回去。


我问:为啥?

医生说:上心电监控!


△第一天心电监控,身上插满各种管子


03

身体垮掉的时候,连声招呼都不打


下午5点半,我被五花大绑,拴在了床上。


手腕、脚脖子上着夹子,心脏部分贴了一堆管子,左手绑着血压仪,10分钟监控一次,右手打了留置针,接口处塞了两三个针头,打了好几种药物……这种状态,要躺12个小时。


用泵给我打一种硝酸什么的药,结果打了不到10分钟,我感觉心慌、手脚发麻,高压从190直接降到了140,整个人昏了过去,话都说不出来。


老婆急忙跑去叫医生。我感觉一群医生护士出出进进,说了些啥,听不清楚。然后泵和药被撤了。撤了不到二十分钟,我的血压又升回到190多,我整个人舒服多了。老婆又去叫医生,医生进来一看说,还得把泵加上。于是泵又加上了。把泵药的速度降低。


护士说,这药得打一夜……


这一夜,我都没怎么睡着,满脑子都在想,我这是怎么了,我明明进医院的时候没有任何症状,任何感觉。


医生说:这才可怕,你血管相当于抱了个定时炸弹。可能咳嗽一下,血管就爆了……


04

我承认,我打心眼里害怕了


凌晨5点半,12个小时到。身上的监控仪器撤销。


护士过来在我胳膊处扎了一针,随即抽了我14管血……

在手指头上扎了一针,测血糖,依旧居高不下,我记得是11点多。


△刚抽了14管血的样子


测完12小时的卧式血压,然后让我站立2个小时,再测一次立式血压。老婆心疼我,一大早给我买了烩面上来吃。


吃完两小时测血糖,高达20多……又被医生批评,说我乱吃东西……


打了一上午吊针,主要是扩管、降压的……


住院前,右腿曾经有一处毛囊炎。过去毛囊炎就是个小白点,等汗毛长出来了,炎症就会消失。结果这次毛囊炎不仅没好,而且创面越来越大。已经有三个硬币大小了,明显感觉皮下有脓。开始我也没把这当回事,住院得时候也没和医生说。住院第二天,老婆跟医生说起这事。


医生大惊,说这是糖尿病足,必须要赶紧治疗。


我很疑惑,不就是个毛囊炎么!


医生说,不好好治,控制不好细菌,可能会截肢


我住院第二天,旁边床上的病人做好了心脏搭桥,顺利出院。晚上也不用打药,但还要留院观察。我觉得老婆已经辛苦好几天了,就让她回家休息。


到了晚上,医生查房的时候,通知我第二天外科医生回来会诊,看我的腿部伤口;内分泌科医生会来会诊,诊治我的糖尿病。


夜里,我一个人睡在病房里,辗转难眠。


我扪心自问,一个健康小伙子何以在三天内成了病床上的“宝贝”,接连让各科专家来会诊。想来想去,想的心里烦闷不已。


大概这一年,早上起床总是会头疼,以为自己感冒了,吃了感冒药就过去了。实际上,是身体在向我呐喊。


大概这半年,晚上睡觉总是盗汗,有时候一夜要睡湿两个枕头、四个面,我以为是自己老是熬夜抵抗力下降,不知道这也是身体给我的预警。


大概这三个月,我体重不明不白降低了10斤。我以为是身体机能变好了,实际上是糖尿病早已上了身。


大概这段时间,我每天出去工作,一上午要喝5瓶矿泉水,我只以为是身体负荷变大了,没想到也是糖尿病在作祟。


想到这些,我懊恼不已。


想着第二天,我一定要去站点接豆瓣儿回家,在回家的路上好好跟他聊聊天。


想着第二天,我一定要回家给豆丁讲讲故事,陪他过个愉快的傍晚。


想着等我出院,我一定把健身房的锻炼捡起来。想着等我出院,我就把奶茶戒了,把酒局戒了,把熬夜戒了,把一切不好的生活习惯都戒了。


医生的话,让我打心眼里害怕了。凌晨我给老婆发了条短信,希望她早上来医院陪我一起面对会诊。我心里盘算着,就算是盼我个死刑,我也死得其所。


△吃的都是素菜!


05

病房的老太太,默默坚强


住院第三天早上,内分泌科医生来了。要求我必须打胰岛素,控制尿酮,入院时我尿酮两个+。


如果尿酮不下来,身体的脏器会接连受损,后果不堪设想。


我起初想拒绝打胰岛素,因为通过老婆严格的三餐控制,我的尿糖已经恢复到正常状态。但是医生表示,尿酮不除掉,后患无穷。先通过胰岛素治疗,后期如果血糖控制还可以,胰岛素可以停。


外科医生也来了,看了我的腿部患处,确诊是糖尿病足。好在发现及时,内服消炎药,外敷抗感染的药,控制好血糖,可以解决问题。高血压的主治医生拒绝了我回家的要求,因为我的高压控制到了160,低压仍有120。


医生说,出门有危险,拒绝我回家住。


△抽血是每天的必备功课!


这天上午,一个肺水肿的老太太住进我旁边的床上。据说是在武汉治疗不下去了,转回了襄阳。


入院的时候,老太太是坐着轮椅进来的,浑身虚弱到从轮椅坐到床上这样的动作都做不了。最后在一群护士的帮助下,老太太才躺到了床上。


由于长时间久坐,老太太的腿和屁股上都快有褥疮了。孝顺的女儿每隔一个小时,帮老太太侧个身,缓解下褥疮的症状。还要帮她擦药,防止继续恶化。


老太太由于呼吸不畅,不能躺着睡觉,只能坐着,浑身上下插满了管子。


白天,是老太太的老伴儿在照顾。她老伴儿有心绞痛,常常因为听不到老太太说的话,急得胸口痛。女儿夜里值班,一晚上要起来好几次,给老太太喂水,侧身。


我几次出门,都看到老太太的女儿躲在门外走廊里哭。人到中年百事衰,独生子女的衰,要翻倍。


我住院第四天早上,一大早,老太太忽然喘不过气来。来了一群护士医生,进进出出做准备,把老太太扶到椅子上。从她背上打个洞,把管子穿进肺里,然后用大号注射器把肺里的水吸出来。反复多次,抽出了好几管水,老太太才喘上了气。


我从来没有离一个将死之人,这么近过。生命的脆弱,让我深受震撼。


我常常想如果我晚年这样可能会要求安乐死。老太太的老伴儿好像看出了我的想法,跟我说:人没到那一步,到了那一步,求生欲让她愿意尝试一切痛苦的挽救方法……


06

疾病面前,只能选择硬抗


这一天,23号,我接受了加强CT扫描,主要检查我的肾脏。


尽管医生一再告诫我,到时候,人躺在机器里,会给我泵造影剂,到时候会有点痛。


可是我没想到,短时间、大剂量向血管里泵造影剂,会那么疼!!


还好老婆陪着我,我攥着她的手,不丢。有那么一瞬间,我下身发热,一度怀疑自己小便失禁了。好在后来医生说,这只是错觉,正常现象。


下午,我换了病房,从2人间换到了6人间。再也不用看着老太太,自己也浑身难受。


住院第五天,开始上胰岛素。


早上16个单位,晚上14个单位,空腹血糖已经从19.5降到了4.1。


老婆仍然管着我一天三顿饭,见不到肉星。每天仍旧要抽很多管血,不停做化验。血项基本都回归正常,早先第一天就做了的彩超什么的陆续也出来了。


心、肺、肝等脏器功能正常,化验结果虽然比较高,但都在可控范围内。


这段时间,我的体重持续下降着,最低已经到了85公斤。至少在半年前,我的体重还是95公斤。再次化验的结果是缺钾。


医生说是饮食控制太狠了,还是要适当进补肉类。于是开了两大袋1L装的钾液,从早上9点打到凌晨1点半。老婆也迅速改变了饮食的结构,开始增加肉类摄入。


第六天,主任医生查房。对我的各项指标表示满意,要求我降低胰岛素用量。开始早上打12个单位,晚上10个单位。


△开始带病坚持锻炼,每天五公里!


07

科技再发达,我们会犹豫


换了病房后,我的旁边是个50多岁的高壮狱警。


他每天给我讲各种人生哲理,跟我谈心交流人如何面对疾病积极乐观生活。


五年前他就在心脏血管处打了两个支架。这次又出现心脏不舒服,需要再打三个支架。因为第一次支架放得不好,后期排气等护理也没跟上。


手术后,他的右手曾经肿了一个多月。所以这次手术,他犹豫犹豫又犹豫。又想做,又害怕做。全然不像他教育我时的样子。整个人,怕得要死。


后来他还是克服了心理障碍,去做了手术。


手术从他的右手开了个洞,通过管子把支架送到近心端的血管,再把血管撑开。


手术做了两个小时,放进了两个支架。后来医生告诉他,手术的时候发现另一根血管也被堵死了。还需要再放一根支架。但是这根支架要从大腿处开个洞,再把支架通过血管送到近心端,手术难度很大。


而且这次手术后,至少要两年后才能再做腿部送支架的手术。


我听得瞠目结舌。一方面感叹现在的医疗科技这么发达,一方面感叹人的身体器官竟然这么脆弱。


我的血压一直在好转。高压下降到了140左右,但是低压却停在了110,再也下不去了。


我有点着急,想着周末结束下周就去上班。医生说,周末出不了院,还得住至少一周。


08

尽管沧桑,但生活依旧美好


医院里的病人来来去去,换了一拨,马上空床就被填满。


一层楼的病人里,我却一直保持着第一。整层心内三科50多名病人中,我最年轻。除了我,再也没有40岁以下的病人了……


从第七天开始,我的胳膊开始长红色的疹子。特别痒……让医生来看,也说不清是做CT加强时造影剂造成后遗症,还是打的胰岛素,或者是头孢造成的过敏。


医生又发了皮肤科的会诊。皮肤科医生来了后,初步诊断是造影剂造成的过敏。于是又开了抗过敏的两种药,每天涂好几遍……另外又加了几瓶抗过敏的吊瓶。


效果并未好转,红色的疹子开始蔓延到脖子。继而是肚皮、后背……浑身上下瘙痒难忍。但是因为是糖尿病之身,还不能随便抓,一旦抓破了皮,就可能像糖尿病足一样,形成创面,难以恢复!


老婆每天都要给我擦药,浑身上下不停抹。药干了就再抹,干了再抹,不厌其烦!


△东门口的景色


医生恩准我可以在不打针的时候出去转转。


我开始和老婆牵着手,去逛逛鼓楼附近的专卖店。或者沿着东街走到东门桥,再不然在四中门口徘徊两步。再后来,可以打完针回家吃个午饭,吃个晚饭。


只是要保证,每天必须按时回去测血糖。胰岛素的量持续下降,早上10个单位,晚上8个单位。血糖指标还不错。


△城墙边的落叶...


我开始发现生活里的一些美好,而这些是我以前所没有注意到的。


比如平日里,东街的阳光真的很好。下午的时候,很多人坐在路边的阳光里,聊着天,岁月静好。


荆州街的梧桐树高大挺拔。树叶斑驳着,竟也十分好看。


南湖广场上,放风筝的老人很多,天上的风筝飞得太高,只看得到一个小黑点。


豆瓣下了校车,往往要站在路边,看一会儿正在施工的挖掘机才肯开心回家。


把脚步放慢,生活才会让你留心那些细碎的美好。


想起一篇散文《牵着蜗牛去散步》。牵着蜗牛,才听得到风声,闻得到花香,感受得到美好。


我暗暗下决心,要留住这些美好。


△开始游泳健身!


09

重新审视自己,重新出发


按照医生的要求,我开始积极接受治疗。


一直到住院第12天左右,过敏的症状才开始慢慢好转。


12月2号,住院第13天。所有检测指标合格,一切指标回归正常,我正式出院。拔掉留置针,走出医院大门那一刻,如释重负。


重新审视自己来时的路,知道自己为何走这一遭,我才能更好走接下来的一段路。


△儿子陪我一起锻炼身体!


现在,我开始学习高血压、糖尿病的治疗知识。购买了血压计、血糖仪,自己监测血压和血糖。


我重新联系了健身房的教练,开始安排锻炼。我购买了游泳课程,开始了训练。我每天会计算每顿饭的卡路里和升糖指数,自觉规避会引起麻烦的食物。


每天早上,空腹血糖控制在5.3左右,餐后两小时血糖控制在8.6左右。


我不再那么拼命去工作挣钱。


拥抱生活,善待身体,才有一切可能。


向死而生,不是活过来就好。


而是知道了死的可怕,才要学会如何更好的活着……


请务必重视健康,爱惜身体!


小康的都乐宁—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Ⅱ),采用新型控释技术,12小时恒速释放、24小时平稳控糖,提高糖友生活质量!

(本文素材来源:襄阳日报客户端、健康襄阳、钱江晚报、健康湖北、楚天都市报)

长按二维码关注小康

更多健康知识资讯等着你哦

推荐阅读:

1、中国糖尿病最高学术盛会,康刻尔备受瞩目

2、致敬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中国医生

生命在于运动


点赞的时候,请宠溺一点~~~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