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回家,是一种爱的期盼。
家,一个极具魔力的词。吸引着中国人每年春节长途跋涉。
新年总是寄托了我们太多的感情和期盼。
对当代中国人而言,新年更多地被赋予了一个新的意义——回家。在今天的中国,漂泊外地,已经是很多中国人的常态。中国人在过年回家这件事上有着坚定不移的意志。只有过年,才是归家的时刻,于是春运就成了一年一度最大规模的生物迁徙运动。
每到快要过年的时候,是不是经常被人问:过年去哪儿?
可最近很多人问的是:会不会回老家过年?也许有人说不会,因为老家破破烂烂的又没有网,要怎么活……
但是只要踏上家乡那块土地,那种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时,一切疲惫都不在话下了。因此无论关山阻隔、风雪交加,所有人都一路上跌跌撞撞地朝家中奔去。
越长大,恋家的情结就越重,不顺心了总想回到自己的“家”,即使没有大城市的车水马龙、高楼大厦,但是依然想住在我那遥远的小山村……
对于中国的国情来说,绝大多数的人都是从农村出来的,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在自己心中无可替代的老家。在很多人的记忆当中,老家的房子是那青砖黑瓦;心中的情,是那乡里邻居;觉得最亲切的还是那家乡的口音。
老家的房子在很多人心中,都有着无与伦比的地位。对很多人来说,老家的房子是自己永远的归宿。无论在哪里谋生,只要老家的房子还在,那就还有一个寄托。如果老家的房子都没有了,那就像无根浮萍,灵魂没有寄托。
老家的房子,起着维系亲情的作用。人可以搬进城里,但是亲情搬不走。只要老家的房子还在,隔三差五地回去看看,这个家就还是一个完整的家。
房子没了,家也散了,亲情也淡了,那是花多少钱也弥补不回来的。很多现在在外打拼的人,还是希望以后回到农村养老的。回到乡下老家,养养鸡、种种菜、钓钓鱼,平日里喝点小酒、打点小牌,生命从这里开始,再从这里结束。
对于大多数农村出来的人来说,外面的房子只是一个住所,老家的房子才是真正的家。不管外面有没有房,以后是否真的回去,老家的那栋房子,不光是一个建筑,更是一种念想、一种牵挂!
童年的记忆无一例外得都在家乡的老街里找到了,虽然有些变化,但是心中那股无法磨灭的熟悉感,还是那么的让人心情愉悦。
还记得当初对外界社会一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样子,虽然鲁莽,但也可爱。走了这么多年,几乎都忘了当年的自己,家乡是回归完整自己最好的地方。
不知从何时开始,回家过年开始让人觉得很累、抢回家的票很累、拎着大包小包和一群人挤在火车上十几个小时很累、回家被父母逼婚逼相亲很累、被亲戚问学业问工资问有没有女朋友很累、同学聚会上大家比工作很累,即使面对曾经无话不谈的高中挚友,却也发现如今大家只能回忆感叹高中时光。可是,我们还是要回去,因为那是我们的家、我们的根啊!
“父母在,不远游”,有父母在的地方,那里才是家。
人可真是奇怪,当你天天听着那些絮絮的话,时时跟随在父母身边,晃来晃去的时候,面对父母的亲情唠叨,你不以为然。可是,当有一天,你飞离了父母的身边,你长大了,也忙了,与父母在一起的时日越来越难得,你便越发的怀念以前的日子,越渴望与父母交流,因为你已经深深感悟到,原来聆听父母的唠叨,也是一种幸福啊!总想多找点时间回家看看父母的容颜,总想多找机会再去听听那亲切的唠叨。
回家的感觉,真好。
回家的感觉也许还是刚一进门,父母迎出来的喜悦,或者是母亲的“这么冷,怎么来了!”那欣喜中带着的心疼!
回家的感觉也许还是开我东阁门,坐我喜阁床的兴奋,或者是这屋瞧瞧看看,那屋躺躺坐坐的悠闲!回家的感觉也许还是父母跑前跑后张罗的一顿喷香的水饺,一桌丰盛的农家饭菜,或者是临走时大包小包满溢的亲情!回家的感觉也许还是父母的下次期待,儿女走出视线后的一路牵挂,声声叮咛!梳理着回家的桩桩往事,品味着与父母在一起的幕幕温馨,我此刻只想说一声,回家的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