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医院专家慧眼擒“虫”
持续发热半年,辗转全国多家三甲医院,经历各种化验、检查。先后被怀疑感染、免疫病、结核、淋巴瘤…多方求治仍然寒战、高热、脾脏增大、粒细胞缺乏,一名健壮的中年男子被折磨的形如枯槁,生命岌岌可危。患者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慕名来到天津市人民医院感染免疫科。李玲主任团队仅用3天即明确患者的病因——利什曼原虫导致的“黑热病”。因为病程时间长,致病虫已经钻进了骨髓。
据医生介绍,这名山西籍的中年男子,至我院就诊时已有5个多月的病史,反复高热、伴寒战,入院后详细询问了患者病史、查体情况,以及近半年的诊疗过程。外院医生曾考虑患者淋巴瘤、继发于感染的噬血细胞综合征、布氏杆菌病等多种诊断,对症治疗均无效。李玲主任带领主管医生反复细致地向患者和家属询问病史,得知患者曾在窑洞里生活,林区工作。结合其发热、脾脏进行性肿大、贫血等症状,医生果断给予骨髓培养及涂片检查。医院检验学部闫虹技师仔细查看,在患者骨髓涂片里发现了一些不明细胞。是噬血细胞?还是肿瘤细胞?还是其他少见的寄生虫?李玲主任及时联系了天津医科大学寄生虫教研室教授,利用午休时间赶到医院会诊,确认是利什曼原虫(朵-利体),终于“捕捉”到折磨患者大半年的真凶。确诊患者得了“黑热病”。
显微镜下患者骨髓涂片
由于患者发热时间较长,原虫已进入骨髓。患者出现严重粒细胞缺乏、菌血症、低蛋白血症、肝功能异常等严重并发症,治疗过程险象环生。医生们密切观察、沉稳应对,给予补充营养、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医院药学部紧急提供特效药。在使用杀虫治疗后第8天,患者体温终于恢复正常。出院前复查骨髓涂片,未发现朵-利体,血象和肝功能恢复正常。
黑热病一词来自印度语,意为黑色的发热,因严重感染患者在发热后出现皮肤色素沉着,故名。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慢性地方性寄生原虫病,病原体因纪念1903年分别发现该虫无鞭毛体的英国医师W.利什曼和爱尔兰医现C.多诺万而得名。
中华白蛉是我国黑热病的主要传播媒介,通过白蛉叮咬后传播,偶可经破损皮肤和黏膜、胎盘或输血传播。全球每年约有一百八十万新发黑热病病例。在我国,黑热病主要分布于新疆、内蒙古、甘肃、四川等地,内地罕见。患者以儿童和青壮年为主,临床主要特点包括长期不规则发热、消瘦、贫血、进行性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等。严重病例可继发细菌性感染、急性粒细胞缺乏,死亡率极高。肝、脾、骨髓、淋巴结涂片,赖特染色找到朵-杜体可确诊。其中骨髓穿刺涂片病原体检查最为常用和可靠,阳性率达到85%左右。黑热病患者预后取决于是否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未经有效治疗的患者病死率可高达95%。
由于近几年有散发病例,故临床医生发现有长期不规则发热、消瘦、皮肤晦暗、进行性脾肿大、球蛋白升高和全血细胞减少的患者应高度重视,反复追问流行病学接触史,尤其是外出务工及去疫区旅游及工作史。同时,尽快完善骨髓穿刺检查,可与血液系统疾病进行鉴别,以获得明确诊断。对于有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不排除黑热病且骨髓又未能查见利什曼原虫的患者,Dipstick法查黑热病抗体能为黑热病提供诊断依据,其高敏感性有助于避免漏诊,降低病死率。
李 玲
天津市人民医院感染和免疫科 主任医师 教授 硕士生导师
擅长:风湿病及不明原因发热等内科疑难杂症的诊治。
供稿 | 杨瑞 感染免疫科
编辑 | 乔刚
校对 | 周文成
责编 | 李哲
推荐阅读
【实干兴院】瑞雪兆丰年 实干实干再实干
【健康提醒】“民以食为天,食以口为先”,有了健康口腔才能吃嘛嘛香
【媒体报道】吃顿“马口鱼”差点赔上命!
【微视频】回家过年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