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雾霾天气里,应该如何保护健康?


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但是雾和霾的区别很大,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可以对人体健康造成许多危害。


为了抗击雾霾,人们想到了带雾霾口罩等办法来预防雾霾,甚至在部分中小学为了减少吸收雾霾停止上体育课。接下来小编带大家学习一些防护雾霾的基础知识。

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1、佩戴一次性口罩

一次性口罩就是世面上比较常见的口罩。首先要分清上下和里外。带有金属条是上端,口罩和橡皮筋连接一端朝外。保证褶皱向下排列。

佩戴时把金属条捏成鼻子的形状,带在鼻子附近不要留缝隙,然后把口罩的褶皱拉开,把口罩完全包住下巴。最后还要仔细检查口罩是不是跟鼻子,脸颊紧贴在一起。


2、佩戴医用防尘口罩

医用防尘口罩就是平时看起来长的像防毒面具的口罩。在佩戴时要跟脸部完全贴合。这样就可以过滤掉大量的颗粒物了。

如何减少雾霾对人的伤害


1、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许多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对于防止空气污染及维护心肺健康有重要作用,包括维生素C、E、A、β-胡萝卜素,及微量元素硒、锌等。它们具有调节免疫的作用。富含上述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包括新鲜水果、蔬菜、谷物、肉类及海产品。


2、保证饮水

充分饮水可及时补充体液,增加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同时,保持充分饮水及体液平衡有助于皮肤形成完整的皮脂膜,对经皮肤接触进入的空气污染物有一定的抵抗作用。


3、充足睡眠、适量运动

高质量的睡眠可以使免疫系统得到充足的修复和调整,有助于改善人体的免疫系统。在中午10点以后可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4、提高自身免疫力

提高我们个人免疫力是防治雾霾伤害更稳妥强大的办法,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用来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病毒、细菌等),有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免疫功能好比保卫我们人体健康的卫士,只有免疫力提高了才能有效预防雾霾、辐射等对我们的伤害。


5、尽可能减少呼入雾霾

雾霾天减少出门是减少雾霾伤害最直接的办法,尤其是有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更要尽量少出门。必须外出时记着戴口罩,不要开启车窗,减少对呼吸道的污染。在大雾天气升级的情况下尽量不要开窗,确实需要开窗透气的话,开窗时应尽量避开早晚雾霾高峰时段,可以将窗户打开一条缝通风,不让风直接吹进来,通风时间每次以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



龙发玄麦甘桔颗粒


清热滋阴,祛痰利咽

滤肺、除肺尘



产品简介


【主要成份】玄参、麦冬、甘草、桔梗。

【功能主治】清热滋阴,祛痰利咽。用于阴虚火旺,虚火上浮,口鼻干燥,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0克,一日3~4次。

【规空空格】每袋装10克。

【国药准字】Z53020488


成分解析


玄参: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白喉,療疬,痈肿疮毒。 



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



适用人群


存在空气污染地区人群

慢性咽炎人群

上火人群

口鼻干燥、咽喉肿痛



大家除了保护好自己的身体,还要保护我们的大自然哦,这样才可以有效的从根本上防治雾霾。


龙发制药——50多年专注做彝药

龙发制药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彝药发源地楚雄彝族自治州,始建于 1967 年(原楚雄州制药厂),目前拥有国家药品批准文号 180 个,14 种不同剂型,其中 14 个是全国独家品种。

龙发制药把药材选材作为制药的基础,充分发挥云南本土药材的质量优势,以彝族民族药、经典中成药、儿科药为主打进行研发生产,现结合自身产品优势与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多家科研院所开展科研合作,对 14 个独家民族药进行二次开发。

2017 年 4 月 27 日,龙发制药在新三板成功挂牌上市(股票代码:871290),成为中国彝药第一股,正式开启中国彝药的资本经营之路,传承并发扬博大的中医药及民族医药文化。


龙发制药43个品种入选国家《2018基本药物目录》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基本药物品种数量共计685个。其中,龙发制药43个品种收录其中(中成药29个、西药14个),这是龙发制药建厂50多年来砥砺前行的硕果。

未来,龙发制药将以此为契,加大基本医保药物生产,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用药需求。


龙发制药企业歌——《龙发之春》MV



本文部分文字内容源自中华养生保健杂志社(ID:zhysbjzzs),本文部分插图源自中华养生保健杂志社(ID:zhysbjzzs,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