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又被称为危害居民健康和生命的“无声杀手”。不过不要怕,国内外经验表明,高血压是可防可控的疾病,关键在于有没有及时监测和控制。
国家卫计委2016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患者人数2.7亿,每年有200万人的死亡与高血压有关。慢性病监测数据显示,在成人高血压患者中,3/4以上为中青年,且发病率的增长较老年人更加迅猛。此外,血压处于正常高值水平的人群占比不断增长,是中国高血压患病人数激增的重要来源及患病率持续升高的主要原因。
高血压“盯上”年轻人,这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但主要原因还在于年轻人不科学、不健康的生活和饮食习惯。现在许多年轻人以“吃货”自居,毫不在意体重;吃东西追求“重口味”,钠盐摄入量超标;爱吃油炸食品、肥肉等,食入较多饱和脂肪酸;频繁饮酒、过量饮酒;长期吸烟;作息无规律,精神持续紧张。这些因素都是导致高血压的罪魁祸首。
血压增高实际上是一个生命指标、一个生命体征数据。患了高血压,很多人会有症状,但有一些人偏偏没有感觉,这种人反而最危险。如果能感觉到血压高了、不舒服了,说明这是你的身体在自我保护。如果你感觉不到,很可能任由高血压损伤器官。
头晕是高血压最常见的症状,而一天当中,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其实也有集中出没的时间。因为高血压有两个峰值,分别是早上6~10点和下午的16~18点,在这两个时间段内,血压会升高,因此在这期间发生头晕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高血压患者在这两个时间段内要特别注意。
2016年欧洲高血压学会发表的高血压伴心率增快患者管理共识指出,心率应当作为高血压患者综合评估的重要指标,但是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重视心率的很少,往往医生和患者都会忽视心率问题。
心率是交感神经激活的预测因子,心率上升意味着交感神经的过度激活,对引发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等有促进作用,所以心率上升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普通高血压患者,当其心率超过每分钟80次时就需要进行心率管理。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或心力衰竭的患者心率超过每分钟70次就必须进行心率干预。
不少高血压患者害怕吃降压药就会形成依赖,以后只能靠吃药来降压。
其实这种认知是错误的。与吸毒形成的药物成瘾和依赖不同,降压药的只是帮助有效地降低血压。好比天气很热,打开空调后人体就感觉很舒服,到了晚上,气温没有那么高了,就可以不用开空调了。同样的道理,血压升高需要使用降压药,服药后血压降了下来,服用一段时间后,如果血压继续维持在正常水平,并且在试着停用降压药后血压仍可以维持在正常水平,也完全可以停药。但如果降压药在停用后血压再次升高,说明不可以脱离药物,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使血压长期维持在正常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