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记者曾采访过王伟,那时他经常将品质一词挂在嘴边,现在也如是。他一直强调,工作要忠诚更要敬业,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业,都要讲究品质。自1984年加入宏业集团以来,王伟从一个小员工干到业务科长,再做到副厂长,至今已有30多个年头,现已成为安泰医药有限公司和绿十字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的一把手。
“有幸参加第二届中国药店管理峰会,并得到业内同行的认可,本人备受鼓舞。非常感谢21世纪药店报及中国药店管理学院的器重与垂爱,我将继续努力,不仅把企业经营好,还会尽力协助中国药店管理学院做好安徽分院的工作。”
记者了解到,绿十字于1999年成立,后因经营不善,2006年被宏业集团整体收购。王伟临危受命,接手绿十字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加大工商合作力度,同时对内主抓培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对外主推宣传,提升门店品牌影响力,将年销售额不到1000万元的绿十字,带到了1个亿以上。
截至目前,绿十字拥有自营医院一家、卫生服务中心一家、诊所一家,拥有覆盖了整个蚌埠市区的直营零售连锁网点50家(大多分布在蚌埠市主街道与商圈上,面积以100~120平方米左右的店面较多),其中有12家一类慢性病定点药店,并且新特药商场是蚌埠市肝肾移植抗排药品定点药店,更有一批名牌老店,在蚌埠地区与丰原大药房齐头并进。
现有门店基本为盈利状态
王伟告诉记者,“绿十字从来是重质而不重量,现有门店基本上都处于盈利的状态,扩张就要本着开一家店就盈利一家的宗旨。”去年底,王伟就果断关掉了一家亏损的门店。他本可以开更多的店,但没那么做,除了他一贯坚持的品质外,也关乎其倚重的批发业务发展势头不错,分去了他一部分的精力。
早前,在大力发展零售业务时,王伟发现绿十字药品批发部在当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那时蚌埠药品批发市场较小,王伟率先嗅到了商机,2008年投资3000万元,将批发部门独立出来,成立了蚌埠安泰医药有限公司。从此,王伟便一手抓零售,一手抓批发。
据悉,安泰医药即将在新三板上挂牌,销售遍及安徽全省各个地市及周边省份,终端覆盖了蚌埠、怀远、五河、固镇以及凤阳县所有的乡镇医院及90%以上的第三终端市场,拥有终端客户近3000家,销售占据了当地70%以上市场份额。此外,安泰公司医院部成长迅速,与蚌埠地区所有的县级及县级以上大型医疗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业务量逐年大幅增长。
今年将加大零售版块投入
“近两年,心思大部分放在批发上,受两票制、招标等政策刺激,市场一片大好。“王伟表示,之所以零售业务发展比较缓慢,主要也是考虑到政策的不稳定及市场的不景气,要以稳步发展为主。今年开始,则会加大零售板块的投入,现已经新开了4家门店,3家是自有房产,现在绿十字门店有将近一半是自有房产。
在门店工作中,王伟也一样追求品质。绿十字规定店员不能拦截品牌药,违规者直降工资200元。对工作积极者,王伟也不吝奖赏,成功考取执业药师证者直涨工资1000以上。一直以来,王伟坚持给员工提供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培训,还制订了鼓励员工考取执业药师的措施,凡报考执业药师者,其报名费、食宿费等一切费用均由公司买单报销。如今培训已经成为公司的常态工作,而员工学习提高自我的积极性也极
“凡事要坚持,方能成品质。”王伟如是说。
面对面
《21世纪药店》:蚌埠药品零售市场发展现状如何?目前呈现怎样的竞争态势?
王伟:实际上,安徽药店的整体实力不强,连锁率比较低,单体店对连锁的影响也大。去年,海王星辰闯进了蚌埠市场,到上个月为止,已开了11家门店。在我看来,这对市场是有利的,能促进企业间的互相进步,刺激市场的活跃度。现在国家经济发展速度下滑,药品零售行业也不例外,因此大家对开新店比较谨慎,成本、饱和度、发展空间等都是考虑的因素。
对于绿十字而言,开新店一定要盈利,这是原则。严格来说蚌埠连锁还不成气候,倒是单体店生命顽强,竞争也较为激烈。连锁与单体药店的起跑线不同,要做到规范运营,则成本相对会更高。但只要监管部门在监管过程中做到公平公正,连锁药店的竞争优势仍将凸显,未来连锁率必将持续提升。
《21世纪药店》:今年绿十字将加大零售投入,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王伟:今年经营方针不变,那就是“规范经营,科学管理,稳步发展”。
一是开店,今年已开了4家,其中3家是买的房产,租房不确定因素太多,我们希望能买则买,下半年还将继续这个策略,这块的投入比较大;
二是中医馆,目前蚌埠还没有一家中医馆,绿十字愿意做这个尝试,下个月将新开一家“王恒昌中西药馆”,探索中医坐堂诊疗;
三是慢病服务,调整品类结构,受零差率影响,也要下调价格,还要提升服务质量,成本显而易见。此外,还有门店改造、人员招聘及培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