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如何防范“血压晨峰”

有的朋友一直有一个困惑:我一直服用降压药,今夏尽管天气比较热,但血压还比较稳定,我都很少测血压了。但近期感觉不舒服,又想起测血压,发现血压又开始波动了,尤其是早晨感觉很不舒服,也非常担心,请教专家血压波动有害处吗,如何调整?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最大的流行病之一,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危害健康。临床上高血压可分为两类:一是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二是继发性高血压,又称为症状性高血压,在这类疾病中病因明确。高血压仅是该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血压可暂时性或持久性升高。

不少高血压病人认为每月只测一次血压就足够了,其实即使每日测一次也不够,这是因为人的血压是24小时波动的。血压犹如激素的分泌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人的血压也有自然节律,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在绝大多数血压正常的人群和三分之二的高血压病人中,夜间血压比日间血压要低10%左右。人的血压的昼夜节律可以让心、脑、肾等全身血管在夜间得到充分 “休息”,这是正常的生理调节。

但是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波动幅度比正常人的要大。人在夜间睡眠时血压降低,大约在凌晨两三点最低。清晨醒前血压快速升高,晨醒后开始日常活动的最初几小时内(约清晨6-9点)血压达到或者接近最高峰。这时的血压甚至比夜间高40-50毫米汞柱以上,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之为“血压晨峰”。这是个危险时间,因为此时病人的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此外一夜没有喝水,病人呼出不少水分,血黏度高。对于有动脉粥样斑块的高血压病人,此时斑块容易破裂,导致心肌梗死、脑梗塞、脑出血。

研究显示:心肌梗死在上午9点的发生率比晚上9点高3倍;心源性猝死的发生高峰也在上午9点到12点;清晨的中风发生率约升高60%。老年人在凌晨去世的占60%,心血管疾病突发达70%一80%。这种危险到中午12点后会减小。

防范“血压晨峰”,首先要防止栓塞,不要进补热性食物和滋补药酒,避免造成血脂增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其次要保持心态平衡。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

运动量减少也会造成血流缓慢,血脂升高。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控制好运动量,以促进新陈代谢、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以减缓肌肉萎缩,防止肥胖,增强心脏功能。

关注血压至关重要,如果发现血压升高,半小时内把高血压降下来,可以避免脑溢血的发生。凌晨4点到上午10点,被称为“鬼门关”,原因就是这一时间段发生的中风、心梗、脑溢血和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最多。有血压波动的市民,务必要注意通过药物等手段,将血压控制在安全界限:低压90以下,高压140以下。

当然,除了药物控制以外,关键是平时要控制好体重。越胖的人,血压高的也越多,血糖高的人,血压高的也多。所以有个说法,就是肥胖和动脉硬化是“狼狈为奸”。

要做到血压正常,需要从小细节做起,比如每天勤量血压,做好记录,按时服用降压药物,要戒烟限酒少盐。研究发现盐摄过多可致水钠潴留,血压升高。所以盐分摄入应为每日6克以下最宜。

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如有心脑血管病家族史,或有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症的易患因素者,应积极主动看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药物预防,将风险控制在安全水平上。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