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0,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时首次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比较低端,高端的产能需求、高质量的产品,国内供给解决不了;而供给的结构也出了问题。我国大量的供给产能是过剩的,而且是一种低端的产能过剩。李克强总理17日在主持召开“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时再次强调,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产业一直保持较快增长,医药产业收入和利润复合增长率长期保持在20%以上,“十二五”期间,中药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超过26%。喜人的数据并不能掩盖我国医药产业的沉疴。
我国医药产业的集中度仍比较低,缺乏规模效益,普遍存在小、散、乱的现象;医药生产企业高质量产品和创新产品供应不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及世界影响力的产品很少;种类繁多的同质化产品难以保证药品质量,导致国药公信力降低,以至于老百姓不得不跑到国外去购买药品。作为我国供给侧改革重要组成部分,医药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
我国是仿制药大国,目前,医药市场大概有97%的份额被仿制药占据。我国仿制药市场规模达5000亿左右,有近5000家药企,已有的药品批准文号总数高达18.9万个。药品研发和创新能力不足成为整个行业的短板,大量国产仿制药粗制劣造、安全无效,行业毛利率不到10%,远低于国际平均40%-50%的水平。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在2012年就写入了《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所谓一致性评价,就是要求已经上市的仿制药品,在质量和疗效上要与原研药品一致,临床上与原研药评价,就是要求已经上市的仿制药品,在质量和疗效上要与原研药品一致,临床上与原研药品可以相互替代。此次评价对象主要是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实施前批准上市的仿制药,包括国产仿制药、进口仿制药和原研药品地产化品种。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带来医药产业格局变化。近期,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办公室提出了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主要目标,即提升制药行业整体水平,保证公众用药安全有效;推动制药行业供给侧改革,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国产药品走向世界。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和转型期的关键之年,战略上要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要抓住关键点,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不难看出,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有力的推动我国医药产业供给侧改革,促进整个医药行业结构调整,鼓励引导企业进行新产品和技术创新,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行业集中度。
一致性评价对我国医药产业来说,是一次大浪淘沙的过程,有利于提升医药行业发展质量,进一步推动医药产业国际化。经过此次政府推行的高品质仿制药的冲击,品质不佳者纷纷出局,真正质量为王的良心企业将占据一席之地并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借助一致性评价的壁垒优势,可以使医药行业整体向更好的局面发展。
来源:健康产业领袖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