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中药是指以外用为主,一般在体表或某些粘膜部位应用,具有杀虫止痒、消肿散结、化腐排脓、生肌收口、收敛止血的一些药物,称为外用药。外用中药有膏、丹、水、酒、散、药线(药丁)等剂型,对患部直接用药。其使用特点是以局部涂搽、敷贴、熏洗、点眼、吹喉、滴鼻等为主要应用形式用药。这些外用中药根据剂型、治疗目的的不同,有各自的用药特点。
散剂:中成药外用散剂因治疗目的不同,有以下三种使用方法。第一是撒敷法:将药粉直接均匀地撒布患处,再用消毒纱布或外贴膏固定,达到解毒消肿、提腐拔脓、生肌敛疮的功效。如生肌散、珍珠散等。第二是调敷法:用茶、黄酒、香油等液体将药粉调成或研成糊状敷于患处。如用茶水调敷如意金黄散,取茶叶解毒消肿的功效;用黄酒调敷七厘散,以提高其活血化瘀、止痛的效果。第三是吹敷法:将药粉装入硬纸筒中吹到患处,如用冰硼散吹敷治口腔糜烂、牙龈肿痛。
中成药油膏剂、水剂:多采用将药物直接涂敷与患处。如紫草膏、獾膏等。
中成药膏剂:主要包括软膏剂、膏药、橡皮膏三种。在使用膏剂前,应先清洗患部皮肤,以免影响其疗效,尤其是使用化妆品的患处皮肤一定要清洗干净,否则膏药容易脱落。软膏剂直接涂抹于患处即可,如青鹏膏等;黑膏药需加热烘软后贴敷患处,如狗皮膏;橡皮膏可直接贴敷患处,如伤湿止痛膏。此外,还有一些特殊使用的膏剂,如奇正消痛贴膏,在贴敷前应揭除药贴的塑料薄膜,再将小袋内的润湿剂均匀涂在中间药垫表面,敷于患处或穴位,轻压周边胶布贴实即可。此外,还应注意每种膏剂的涂抹和贴敷时间,一般膏药大多贴敷24小时更换一次,但也有特殊的,如南星止痛膏,贴敷24小时后,隔日再贴。
中成药膜剂:用于贴敷口腔粘膜、眼结膜、阴道粘膜患处表面,可使药物发挥局部或全身的治疗作用,如口腔溃疡膜等。
栓剂:将药物置于肛门或阴道中,待药物溶化吸收后发挥局部或全身的治疗作用,如苦参栓、野菊花栓等。
喷雾剂:有些喷雾剂是专供外用的,如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伤科灵喷雾剂,由于含有酒精,所以不宜长时间大量使用,以防过敏。(根据资料整理,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指正!)
中国(浙江)覆盆子产业发展暨中药材区域发展规划六大主题:
中国(浙江)覆盆子产业发展暨中药材区域发展规划六大主题:
议题1.覆盆子的规范化种植;
议题2.覆盆子的深加工趋势;
议题3.区域药材的发展趋势;
议题4.中药材(覆盆子)的临床应用;
议题5.外贸对区域药材的要求;
议题6.以覆盆子和胎菊为例,零售终端对药食同源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