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18日被定为“全国爱肝日”,旨在集中各种社会力量,广泛开展肝病科普知识宣传,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每年选定一个宣传主题。2017年全国爱肝日的主题是:早防早治,预防肝癌。
请输入标题 bcdef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化工厂”,负责合成蛋白质和凝血因子、分泌胆汁、储存糖原、解毒等重要任务,其具有强大的代偿能力,且因缺乏痛觉神经,对于一些所谓的“小问题”没有明显的疼痛等症状,而被称为“沉默的器官”。一般的炎症或疾病早期,肝脏是没有任何不适信号的,但是,肝脏外边的包膜有着丰富神经分布,一旦感觉肝区疼痛,往往提示肝脏肿大或肝脏肿物牵动了肝包膜引发疼痛。那么,如此重要而沉默的器官则更加需要我们的关注和呵护,不仅要在生活中避免一些损伤肝脏的行为,还要重视肝脏的体检;对于慢性肝病患者要明确病因,定期监测,积极预防肝癌的发生。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高发于东南沿海地区。我国肝癌病人的中位年龄为40~50岁,男性比女性多见。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确定,目前认为与肝硬化、病毒性肝炎以及黄曲霉素等化学致癌物质和环境因素有关。随着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总体疗效已有明显提高。中医中药在预防及治疗肝癌方面优势明显,采取辨证施治、攻补兼施的方法,在肝病或其他恶性肿瘤疾病预防肝癌、早中期肝癌治疗以及晚期肝癌治疗中以提高机体抗病力,改善全身状况和症状,减轻化疗、放疗不良反应等明显优势为众多患者所接受并得到多方面的受益。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中医怎么看
那么,中医中药是如何预防肝癌的?
首先
对于各个阶段的人群,中医采取辨证的方式加以区分,进行分级别、分种类、分病证的个体化预防措施。既然目前认为肝癌的发生于肝硬化、病毒性肝炎及某些化学致癌物质以及环境和心态相关,中医中药在“治未病”领域,对于慢性HBsAg携带患者、HBV-DNA正常的“大三阳”或“小三阳”的慢乙肝患者,伴或不伴有症状的慢性肝炎、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高甲胎蛋白血症的患者均有其未病先防的优势和具体方法。
举例来讲,对于伴有症状的高甲胎蛋白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来讲,除了诊断病因治疗的抗病毒治疗及规范的治疗和定期复查外,中医中药可以明显地改善患者诸如乏力、神疲、胁肋胀闷隐痛、胃部不适、反酸嗳气、口干口苦、常年反复的口腔溃疡或牙龈吮血、反复感冒发热、大便不爽或小便不利、睡眠质量差等的常见症状,同时,可以有效地对肝脏进行保护和软肝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甲胎蛋白的血清浓度,在更多方面、更大程度上参与并主导了对肝硬化的治疗及肝硬化癌前期病变的预防,起到了多靶点、多途径、多方面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再是
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常常因肝硬化程度较重,出现并发症,临床常见的肝腹水,中医命名为“臌胀”,自古已有记载,属于历史上“风痨臌膈”四大顽症之一。现代医学对肝腹水的形成及治疗机制多有研究,但治疗进展仍然有限,大多给予保肝、利尿、营养支持等对症处理。中医在臌胀病上则大有所为。中医认为“气、血、水”交裹为病,在肝脾肾受损的基础上,气血凝滞,导致水湿不化而成臌胀。因此,治疗上,中医采取滋养肝肾、行气活血、利水化瘀的方式,抽丝剥茧,应用扶正与驱邪兼顾的方法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肝腹水,收效很不错。肝硬化失代偿期,肝脏质地极差,患者一般情况不佳,往往合并低白蛋白血症,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或伴随上消化道出血、甚至肝性脑病的发生,而肝癌作为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并发症之一,也会在不知不觉间悄然到来。一些恶变的肝硬化结节在质地差的肝脏上疯狂地生长,如果疏于检查,往往在发现的时候连手术的机会都已经丧失,让人追悔莫及。中医中药的适时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失代偿期肝硬化基础上并发肝癌的几率,在明显改善腹水等症状的同时,通过一些中草药的作用达到有效预防肝癌的目的。现代医学已经证明诸如灵芝、白花蛇舌草等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具有预防肿瘤的作用,有些药物成分甚至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早期可以直接改变肿瘤的生长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