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中药知识】小儿异常体质的日常饮食疗法

      点击关注  |  仟源中药    健康养生


引言

人体的体质是有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形态结构、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个体特征,并表现为与心理性格的相关性。


小儿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生理功能尚未完善,与成人有许多不同。中医认为,小儿阴阳生理平衡处于动态变化中,昼夜消长,发育不停,在变化中求平衡,所以有“脏腑娇嫩”、“易虚易实”的特点。小儿体质分为健康、寒、热、虚、湿五型。


健康型小儿身体壮实、气旺血盛,生机蓬勃,生长发育良面色红润、精神饱满、胃纳佳、二便调,饮食调养的原则是平补阴阳,食谱广泛,营养均衡。


但不少小儿由先天和后天的多种因素的影响,阴阳偏盛偏衰,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病征。按中医辨证,有寒热虚湿四种类型。现对各型的特征及其饮食调护规则,作简要介绍。


脾胃虚弱型

此类孩子食欲不振、不爱活动、消化功能差,常易呕吐腹泻腹胀、腹痛或便秘,体瘦乏力,面色少华。

调护原则为健脾养胃,益气助运。应多给能促进食欲和消化功能的食疗药膳,以帮助其提高食欲,促进消化吸收,改善营养状态。推荐食谱山药茯苓粥、猴菇鱼羹、扁豆煮牛肉。

山药(鲜品)60g,茯苓粉15g,粳米50g。山药切碎加入粳米中煮粥待熟,加人茯苓粉和均再煮20min。


山药茯苓粥:可淡吃,佐以菜肴,也可加少量糖甜服。能健脾益胃,补肾安心。对脾胃虚弱者,常吃有益。

猴头菇10g,黑鱼肉糜 100g,芡粉适量。猴头菇泡发切碎,与鱼糜在油锅略加火边炒,放入鲜汤煮沸,加调味和芡粉煮成羹,可作菜肴吃。


猴菇鱼羹能益气养胃,有胃炎者常吃有益。

牛肉0.25公斤,白扁豆 0.15公斤。牛肉切块,扁豆洗净,加水适量同煮汤;也可加葱、姜、酱油等红烧作菜肴。


扁豆煮牛肉对便溏腹泻,大便不成形,便次多者常吃有益。能健脾实肠,止泻助运。


脾肺两虚型

此类型孩子易伤风感冒,虚弱多汗,可有咳嗽哮喘,痰多食少等表现。

因免疫力低而致反复呼吸道感染并影响消化功能,饮食调养的原则是:气血双补.以健脾益肺,扶正固表的药食结合加以调理。推荐食谱芪杞炖鹌鹑、银香煎、灵芝枣茶、百合银杏粥

黄芪、枸杞子各10g,鹌鹑一对,加水炖汤。吃汤及鹌鹑肉,每周吃2~3次。


芪杞炖鹌鹑可间歇常吃,能提高免疫力,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

银耳、香菇各100g,两者分别洗净泡发切碎。香菇加水煮汁。银耳加水煮烂后加入香菇汁同煮成粘羹状,再加适量冰糖即成银香煎。每剂约分2天服完。每天服2~3次。


银香煎能健脾润肺,提高免疫力,开胃,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

灵芝片5g,大枣8枚(去核),加水适量煮汤,不加糖。每日一剂,分 2次服,吃汤与枣。


灵芝枣茶能预防感冒,增加食欲。

百合干15g(鲜品加倍),水浸泡软,银杏(去皮壳)15g,加粳米50g加水煮粥。可加糖少许,一日服完,也可佐菜淡食.


百合银杏粥能润肺安神,止咳平喘。对患咳喘的孩子,常吃有益。


痰盛内热型

常见孩子体胖食欲量盛,涕多痰盛,舌苔厚腻,口舌易生疮,口渴便秘,兴奋喜动。

应以清热安心,清痰滋阴之品调理为佳。推荐食谱绿荷饮、杞麦蒸鱼、桑椹莲藕汤。

绿茶3g,炒绿豆10g(磨碎),干荷叶3g,泡茶作饮料常服。


绿荷饮能清热润肠,降脂减肥,祛痰益肺,对偏胖内热重的孩子可常饮服。

枸杞子10g,麦冬6g,河鱼(黑鱼、青鱼、草鱼都可)250g,去鳞及内脏,将枸杞子、麦冬放人鱼腹中,加姜、葱、盐酒调味,清蒸。


杞麦蒸鱼功健脾胃,清热祛痰,养阴润肠。

桑椹10g,莲子20g、鲜藕150g,甘草6g,同煮汤,不糖,吃莲藕、莲子,喝汤。


桑椹莲藕汤可常吃,能养心神,滋肾生津,清内热。


脾肾不足型

有先天不足天失调情况。生长发育欠佳,身长、体重智力皆落的于同龄,体弱多病。

宜以健补肾,养髓填精之品补之。推荐食谱山药乌鸡羹、仙萸煮牛肉、核桃仁乳酪。

乌骨鸡1只(约1kg)煮熟去骨留肉,粉碎成糜,山药粉50g,加水调薄与鸡糜一起煮成羹,加油盐调即成。


山药乌鸡羹能益气补血,健脾补肾,增强小儿质,助生长发育。

牛肉500g,切小块与仙灵脾、山茱萸各10g同煮,肉熟后药渣,再加盐、姜煮10min左右即成。


仙萸煮牛肉健脾补肾,益气增力。

熟核桃仁25g研碎,乳酪10g,牛乳200ml,糖少许,加后服食,每日1次。可吃一段时间。


核桃仁乳酪有益健脾补肾作用,对孩子大脑和智力的发和提高有益。


个体的体质受禀于先天,培养与后天,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病理变化,而且与疾病的治疗息息相关。异常的体质是其相关疾病发生的背景和重要物质基础。异常体质的儿童未发病时已蕴涵一定的病理基础,为隐形的病理性体质。


图片来源网络

文字来源中医中药秘方网

长按仟源中药二维码,关注健康养生之道


关注「仟源中药

传承中药文化 弘扬中医国粹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