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工匠精神】马俊杰:让急救不再艰难

编者按:

  生命与病痛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在生活中,它们如影随形。意外事件对人们造成的伤害,是所有人都无法预见的。然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24小时轮班,在无数个昼夜,在地球的某一个角落,默默地守护着每个人。他们,就是我们生命的守护神。本周,小卫就陆续和大家分享一下5位来自浦东新区的一线医疗急救人员和病患之间的故事。


让急救不再艰难

马俊杰

上海市浦东新区医疗急救中心

急救医生



  一讲起“120”、急救,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各种危急的场面:病人命悬一线、急救人员疾步如飞、救护车往来穿梭。没错,这就是我和同事们每天都会经历的情景。院前急救是保障百姓生命安全的前沿阵地,我在这一阵地上已经整整坚守了16个年头。


  16年间,我已经救治了超过1.2万名各类危重病患,走过的急救里程将近25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6圈多。



  作为一名急救医生,一方面我要竭尽全力救治伤患,一方面我也要时时去纠正家属错误的急救方法。记得有一天晚上,我接到指令去救治一个癫痫患者,赶到现场,一家人正惊慌失措的围在病人身边,拨开人群,只见病人抽搐已经停止了,但是意识模糊,脸色青紫,呼吸微弱,嘴巴里还塞着一块硕大的毛巾。显然毛巾是为了防止患者咬伤自己而放进去的,但是它已堵住了呼吸道,病人已严重缺氧。我立刻把毛巾拿了出来,很快患者的呼吸恢复了正常,脸色也红润起来,神志慢慢恢复了。看到病人转危为安,家属很是高兴,但我却高兴不起来。


  因为在日常工作中我和同事们发现很多人面对危急情况不敢救、不会救,各种错误的急救方法比比皆是,比如往癫痫病人嘴里塞毛巾、给昏迷病人喂水和食物、强行扶起倒地的老人等,有的时候他们给病人造成的伤害甚至超过了疾病本身。



  急救医生有知识有技能,为什么不去教会人们急救呢?我决心要成为一名急救导师,把正确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大家。


  2010年开始,我的急救导师之路正式起航了,我先后取得了中国医院协会基本急救技能导师、美国心脏协会BLS导师、中国红十字会师资等资格。至今,我参与的各类急救宣讲、培训已超过3000个学时,社区、学校、机关来者不拒,也为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企业培养了合格急救人员近百名。



  通过急救培训我既传播了急救知识与技能,又认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面对国内马拉松赛事猝死频发的现状,我们会作为急救志愿者走上赛道,为选手保驾护航。


  从2013年起,我已连续参加了4届上海国际马拉松急救保障。而在2015年3月15日的无锡国际马拉松上,我和同伴成功拯救了一个发生心脏骤停选手的生命,创造了一项全国第一。


  当时我正在赛道上巡视,发现前方不远处有一群人突然围拢到了一起,心中马上升起一种不祥的预感。当我快速赶到时,看到一名选手躺在地上,没有反应,没有呼吸,已经发生心脏骤停。我的一名队友正在给他做胸外按压,我立刻接替她继续做按压,另一名队友送来了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我打开AED,按照语音提示操作,按下放电按钮,继续胸外按压。不一会儿,选手心跳恢复,呼吸、神志也随之恢复。选手被救活了,赛道上爆发出掌声与欢呼声。


  后来我得知,这是国内马拉松比赛史上首个利用心肺复苏和AED将心脏骤停的选手复苏成功的案例,我们创造了历史!



  下面我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怎样做心肺复苏和使用AED:


  当一个人失去反应,我们需要立即让人呼叫“120”,并取来AED,然后通过5-10秒的时间观察他的胸部有无起伏,如果没有起伏就说明他没有呼吸,只要病员没有反应、没有呼吸,我们就可以判断他发生了心脏骤停。


  对于心脏骤停,黄金抢救时间只有4分钟。我们需要立即开始心肺复苏,重点是胸外按压。两手叠扣,用掌根在他胸骨的下半段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速度用力持续按压,按压的深度5-6cm,AED拿来之后,只要打开电源,按照语音提示操作即可。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AED出现在了上海的街头,您可以打开微信,在钱包—城市服务一栏里找到AED地图这一功能,来查看离您最近的AED在哪里,它可是救命神器哦!当然技能需要实践,我更希望您来学习更全面的急救知识。



  “急救医生、急救导师、急救志愿者是我的三个角色。扮演好这三个角色使我的急救之路越来越宽广,在这条道路上我乐此不疲,一路前行。”




请聆听他的故事





本文来源:我们正青春


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我们“浦东卫生计生”公众微信,每天都会有准确、精彩的健康资讯推荐到大家哦!





小卫和小薇,祝您健康每一天!

长按二维码关注浦东卫生计生: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