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扎心了,人类与耐药菌斗争形势严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加码!

2015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显示,在全国范围内,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分别达到了1.9%、7.6%、22.4%和59.0%。而碳青霉烯类药物被业界认为是当前最好的抗菌药。




日前,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主办、辉瑞中国支持的“2017年中国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发布的上述数据,揭示了当前人类与耐药菌斗争的严峻形势。


为了应对抗生素耐药问题,2012年,国家卫计委颁布实施了被称为史上最严格的抗菌药物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今年3月,国家卫计委办公厅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遏制细菌耐药的通知》(以下简称为《通知》)。


《通知》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重点环节管理方面,尤其强化了耐药问题突出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和替加环素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管理。


“监测数据显示,近些年我国抗菌药物使用的总强度降了下来,但特殊使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居高不下,如碳青霉烯类、糖肽类、含酶抑制剂类三代头孢菌素等。”国家卫计委医院管理研究所药事管理研究部主任颜青说。


据文献报道,英国临床使用抗菌药物中,约70%的医院碳青霉烯类所占比例不足2%,90%的医院低于4%。


而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2700多家中心成员单位2014年这一比例平均为4.86%,最高为17.09%,低于4%的医院仅占41.9%,31.1%的医院超过6%。


中心成员单位临床应用监测结果显示,自2010年以来,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逐年递增,尤其是2015和2016年,涨幅分别达到17.0%和22.6%。


“这说明现阶段临床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过度依赖,应该引起关注。” 颜青说。



在临床细菌耐药性快速上升、抗菌药物管理亟待进一步加强的同时,全球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却已进入瓶颈期。


“目前对于重症感染病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和替加环素仍然是最为有效的抗菌药物。我们缺乏新研制的抗菌药物,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新药很少。”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邱海波说,世界卫生组织即将出台一个报告,其中要求各国政府尤其是G20各国政府,要加强新的抗菌药物研发。


“迫于碳青霉烯耐药细菌,特别是产碳青霉烯酶(KPC)细菌越来越多并有在全国传播的趋势,加强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以及替加环素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限制和管理势在必行。”


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刘又宁表示,有些医疗机构对碳青霉烯类等抗菌药物应用的适应证和剂量都不合理。


比如说肺部感染,需要区分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如果是病毒感染,应用抗菌药物则无指征;即使是细菌感染,也要在特定情况下才选择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因此,出于对抗菌药物的保护,限制和管理是非常合理且必须做的,否则未来人类将会面临对重症感染“无药可医”的局面。


他认为,多数细菌耐药是医院的院内感染控制不够引起的,加强医院院感控制措施,比单纯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更为重要。


“品规数量巨大,也是我国抗菌药物市场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辉瑞中国副总裁吴琨认为,“有些品规的搭配,并没有经过科学验证是否合理就在应用,必然导致滥用问题。


“耐药情况越来越严重,后期研发又跟不上,如果不能很好地保护现有抗生素,真的会面临非常大的问题。”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副院长、感染科主任俞云松教授则认为,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出台的抗菌药物管理和控制措施已经非常多,现在需要做的是如何让这些管控措施落地。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临床应用管理的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逐步规范,抗菌药物的数量、使用量及强度都会下降,也势必会对抗感染药物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