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不少人前来咨询:“医生,我最近总是比较难入睡,睡眠质量也不好,胃口比以前要差很多,大便好像拉不干净,心里总感觉不踏实。你说我是不是有什么病啊?”详细问诊之下,很难给类似的症状下一个诊断,因为不构成诊断疾病的依据。所以,引来今天我们的话题:亚健康。
亚健康是指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却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又称为“第三状态”、“灰色状态”等。其特点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没有病,但不健康。“没有病”是医生的说法,因为诊断疾病无依据;“不健康”是患者的说法,因为他感到痛苦的折磨。之所以说亚健康是“第三状态”,是因为其介于健康和疾病的中间。其若经过及时有效的调控,可向健康状态转变;若任其发展进一步恶化,转向疾病态,甚至出现“过劳死”。
据WHO的全球性调查,健康人群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0%,亚健康人群约占70%,疾病人群约占20%。由此可见,亚健康人群的数目之大不容忽视,且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让身体回归健康。那亚健康是一种现代状态吗?还是现代的一种说法?亚健康与中医的“未病”有没有联系?
中医治未病理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许多记载,后世医家先后提出“消患于未兆”、“济羸劣以获安”。“未兆”即指未有显著疾病征兆之时;而“羸劣”则是指虚损或不太健康,但不一定有病的状态。这些内容正是现代所说的“亚健康状态”。《黄帝内经》有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由此可鲜明地看出我们的祖先已认识到对疾病应“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的重要。
举学生人群为例,那亚健康一般有哪些表现?常见以下五种类型
而从亚健康诱发环境的角度审视,这类人群的特点存在着易诱发亚健康的因素。比如工作紧张或不适应;生活不规律;烦恼焦虑;情感空虚;悲观抑郁;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人口过剩等;另外生物学因素,比如遗传因素(致病因素和易感基因等)。现代医学认为亚健康的发生机制是:由于心理、社会、生物等多种环境因素,引起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功能紊乱以及氧化应激损伤,导致基因表达紊乱,最终导致亚健康的发生,其中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紊乱为亚健康发生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医认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那么“饮食不节,起居无常,情志不遂,劳逸无度”等导致体内阴阳平衡失调,升降失常,气血津液、脏腑经络功能紊乱,导致心脾气血两亏、脾虚湿盛、肝郁气滞、气滞血瘀、肝肾亏虚,则引起亚健康。
那我们应该怎样去防范亚健康呢?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欲有节,起居有常,不枉作劳,故能形与神具,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黄帝内经素问》如是说。即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保持心理平衡,做适量运动,适时休息,戒烟限酒、合理膳食等。
(1)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减轻压力。比如利用放假时间,去爬爬山、打打羽毛球、参加一些社交群体活动等,适当进行一些休闲娱乐活动,从而减轻工作等多方面的压力;
(2)三餐要准时。很多人因为工作的关系赶时间,没吃饭就出去工作一整天,所谓人是铁,饭是钢,再好的身体,也经不起这样长期的折磨,所以预知自己不能按时吃饭的情况下,最好带点干粮在包里,这样,即使勉强填一下肚子,也会对自己身体起到很好的作用。
(3)工作过程中,适当走动。现代白领的工作离不开电脑,经常整个上午和下午都伏案工作,现代职业病——脊椎病便找上门来,那么,最好的方法是,工作了一定时间之后,一定要适当地走动,伸展一下四肢躯体;
(4)保证充足睡眠,调整生物钟。日夜颠倒也是现代年轻人的一个通病,长期以往,导致身体精力透支,整天浑浑噩噩,面黄肌瘦。一天8小时的正常的睡眠不仅有利于保持精力充沛,还是减压,保持身心健康必不可少的秘诀。
目前对亚健康的诊断国内外尚未有统一的诊断标准,因此在你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作息习惯的情况下,还是没能终止那些让你不适的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咨询医生,我们推荐你至我院治未病中心养生保健门诊先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及经络检测,让专科医生给你指定健康调养方案(包括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制定、运动指导、及必要的药物或中医外治法干预)。小病之时需调养,莫得病倒空余恨。
治未病中心健康热线:29629333转8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