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健康手册 | 这些癌症十大谣言,你中招了吗?

点击上方“济南卫生计生”可订阅哦!


2017年4月26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指导、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办的“全国肿瘤防治主题宣传活动”在北京世纪坛举行。


活动过程中,邀请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杨跃教授对牛奶致癌、草莓致癌、微波炉辐射致癌、植物油做饭致癌、地暖致癌、无线网络WIFI致癌、酸性体质易患癌、大豆能导致癌细胞扩散、鱼腥草治疗癌症、小苏打治疗癌症等谣言进行了批驳。



1

 牛奶致癌




 

谣言理由

“激素致癌说”:奶牛靠打高剂量激素产奶,而雌激素和雄激素是牛奶的主要致癌物质,牛奶中的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也致癌。

“酪蛋白致癌”: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柯林·坎贝尔的一项“大鼠实验”发现,植物蛋白组老鼠的病情没有变化,而酪蛋白组老鼠的病情明显恶化。




专家观点:

奶牛使用的激素其实是生长激素,不是雌激素、雄激素等性激素。美国FDA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批准使用人造的牛生长激素,不会损害消费者健康,更不会致癌。

美国FDA、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专家们一致认为:“并无证据说明IGF-1致癌”。牛奶中IGF-1的含量很低,经过加热、消化、吸收后,到达人体内已不再具有生物学活性,风险很低。



2

 草莓致癌


 

谣言理由:

曾有媒体公布北京市草莓抽样检测结果:全部样品检出百菌清和乙草胺两种农药,乙草胺属b-2类致癌物,不允许使用于草莓种植中。





专家观点:

农残需要累计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致癌,根据个人体质不同,致癌风险也不一样。

致癌物有分级:

1类致癌物:只要达到一定摄入量,对人类的致癌作用具有一定风险。

2类致癌物:动物实验表明,摄入一定剂量的某物质后有致癌可能性,但没有直接证据表明会导致人类得癌。

乙草胺的b-2类分级是美国环境保护局在1996年前使用的标准;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和美国国家毒物学研究项目现在都没有将其列入可疑致癌物清单。




3

 微波炉辐射致癌



 

谣言理由:

微波炉加热食物会让容器释放致癌物,破坏食物中的矿物质、维生素及营养,破坏脑组织。





专家观点:

微波的本质是电磁波,跟电波、红外线、可见光一样,不会致癌。相反,红外线还是临床上的一种治疗手段。微波会破坏脑组织,纯属无稽之谈。

微波也不会让食物产生致癌物质,甚至有助于避免致癌物的产生。2004年就有相关科学报告显示,用微波炉加热可以有效避免烧烤、油炸等方式产生致癌物。

有些塑料受热时会释放一些有害成分,合格“可微波加热”容器是安全的。

任何食品加工都会对营养有所改变,微波炉加热产生的改变并不比常规的加热更大。


4

  植物油做饭致癌



 

谣言理由:

英国科学家研究称,用玉米油、葵花籽油等植物油做菜,加热时会产生大量醛类化合物,这类物质可能会导致癌症、心脏病、认知功能障碍等疾病。






专家观点:

玉米油、葵花籽油等的亚油酸含量特别丰富,这种脂肪酸不耐热,在煎炸或反复受热之后容易氧化聚合,产生有害物质。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这类油完全不能用,只是它们不适合油炸,适合做炖煮菜。

日常炒菜时一定要控制油温,别等锅冒烟了才放入食材。否则,不仅会破坏食物营养成分,也是可能使脂肪热分解和氧化聚合有害物,对身体不利。


5

地暖致癌


 

谣言理由:

长期处于地热供暖辐射环境中,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原生质会发生改变,影响人体的循环、免疫、生殖系统功能,严重还会诱发癌症。





专家观点:

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具有毁灭性,如核辐射。

地暖辐射属于非电离辐射。属于红外辐射,是一种非接触式物理传热。

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原生质等疾病主要是基因的改变,和热辐射、温度没有必然关系。

癌症肿瘤等多是一些病毒病菌入侵人体后导致炎症生成,最终诱发各类疾病。

家居污染和装修不合格会导致甲醛等污染物的释放,这并不能归咎于地暖有问题。


6

无线网络WiFi致癌


 

谣言理由:

无线网络WiFi可能导致男性精子数量下降、胎儿畸形,甚至是癌症。





专家观点:

WiFi辐射属于电磁辐射,根据国际非电离性辐射委员会制定的安全上限,人体承受的安全辐射范围为10瓦/平方米。生活中常见无线路由器工作功率在30~500毫瓦之间。远远低于国家标准,在安全范围内。

精子的活力与饮食、环境、生活习惯等都有关系。无线路由器的微量辐射不足以使男性精子产生质的改变,临床中也没有发现此类情况。

WiFi信号对人体的影响微乎其微,而且它能够影响的也仅仅是人体皮肤表面,不会导致胎儿畸形。国内外曾有研究认为电磁辐射与疾病发病率有关,但只是猜想,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




7

酸性体质易患癌


 

谣言理由:

一些保健品广告和养生类节目宣传:“酸性体质特别容易患癌”“要多吃碱性食物”……






专家观点:

科学上并无酸碱性体质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人体中有多种液体,包括细胞内液、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液和淋巴液)、消化系统分泌的各种消化液以及汗液、尿液等,这些液体各有各的酸碱度,所谓的“体液”说法十分模糊。








8

大豆能导致癌细胞扩散

 

谣言理由:

大豆含有的高浓度的雌激素化合物,担心食用大豆会导致乳腺癌扩散。






专家观点:

大豆富含异黄酮,具有雌激素样作用。与体内雌激素有相似结构,能够与雌激素受体结合,表现为“类雌激素”活性和抗雌激素活性。  

研究证实,大豆异黄酮可抑制癌细胞生长,癌症患者大量食用含有异黄酮的大豆,可控制癌细胞发展,减少死亡。大豆中的植物雌激素可预防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生。

动物实验表明,经常食用大豆及其蛋白质,能使乳腺癌发病率减少一半。









9

鱼腥草治疗癌症


 

谣言理由:

鱼腥草,对呼吸道感染、产后恢复、妇科感染、皮肤感染和其他感染有效果。其含有抗病毒有效成分——槲皮素,国外有人证实槲皮素能抑制Rous 肉瘤病毒(RSV)和诱发肿瘤的人疱疹病毒。






专家观点:

鱼腥草中的槲皮素成分浓度很低,达不到防癌的效果。以我们人能够吃下去的食物量来看,根本就达不到抗癌作用的有效药物浓度和剂量。

假如鱼腥草、蒲公英等野菜能够抗癌,它能够杀死肿瘤细胞,那么也会像其他抗癌治疗一样,它也会杀死正常的人体细胞,不适合被普通人群吃,更不适合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吃。








10


小苏打治疗癌症






 

谣言理由:

2012年,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研究人员在40位中晚期肝癌病人身上尝试使用“饿死癌细胞”的治疗思路,有效率竟然达到100%,其中用到小苏打,一时间被舆论误解为“小苏打抗癌”。






专家观点:

小苏打只是抗癌配角,主角是TACE疗法。在小规模对照临床试验中,碳酸氢钠(小苏打)配合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肿瘤缩小率是100%,而单独使用TACE,肿瘤缩小率是63.6%。TACE可以通过血液循环,把高浓度化疗药打入肿瘤组织中,同时堵上供应癌细胞的主要血管,让其缺氧缺粮。但对个头较大的肿瘤治疗效果不太好,研究把小苏打也送到肿瘤里面,改变肿瘤局部微环境,提高TACE效果。

小苏打发挥了压制乳酸的作用。肿瘤发展常有些“帮凶”,乳酸就是其中之一,它分解成乳酸根和氢离子,帮肿瘤细胞在体内节约能量,潜伏生长。使用碱性物质,比如小苏打去除氢离子,让乳酸难成气候。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编辑:刘芳 高文超
邮箱:jnwjw2016@163.com
济南卫生计生
祝您健康
长摁二维码可轻松关注
微信号:
来源: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