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弧刃针结合面神经调节术治疗面肌痉挛典型病例分享
【一般情况】师**,女,53岁,职员
【首诊时间】2017.04.07
【就诊地点】河南省中医院疼痛科
【首诊医师】张中义医师
【主诉】右面部不自主抽动1年半余。
【现病史】1年半前无明显原因出现阵发性右面部不自主抽动,以嘴角、面颊、眼部为主,伴右眼不能睁开,紧张或情绪激动时症状加重,每天可发作数十次,每次发作时间约10-30分钟。发病以来给予“中药、针灸、口服卡马西平”等治疗,未见明显好转,为求进一步治疗收入我科。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否认有“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家族有类似病史。
【专科查体】右茎乳突孔压痛明显,局部肌张力高,右侧眼轮匝肌、口角快速、不规律的抽搐,右眼不能睁开,口角向右侧歪斜,面部深、浅感觉正常,余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血脂(低密度蛋白4.21mmol/L↑)血糖(-);颅脑MRI平扫: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右面肌痉挛
【治疗】1、右茎乳突孔出口“弧刃针标准疗法”
2、右“面神经射频神经调节术”
【疗效】弧刃针标准疗法第一次治疗后,右面部抽动频率明显减少,睁眼较前稍好转;3天后行右“面神经射频神经调节术”,术后右眼不能睁开,口角向右侧歪斜明显好转,但右眼仍阵发性抽动,睁眼困难。
一周后再行右“面神经射频神经调节术”,术后第一天面部抽动未出现,口角向右侧歪斜恢复正常,右眼睁开了。
术后观察3天,右面部抽动基本消失,右眼睁开了,但右眼偶有抽动感,但很快恢复正常。
【小结】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又称面肌抽搐,表现为一侧面部不自主抽搐,呈阵发性且不规则,程度不等,可因劳累、精神紧张及自主运动等而加重。
本病发病多从眼轮匝肌开始,然后涉及整个面部,本病多在中年后发生,女性多见。
目前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中医针灸,局部注射肉毒毒素,手术治疗(面神经干压榨和分支切断术、减压术、垂直段梳理术、微血管减压术),但多出现药物副作用大,疗效不佳,并发面瘫等缺点。
河南省中医疼痛科自2014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面肌痉挛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一方面通过弧刃针标准疗法对面神经软组织松解、减张,解除了面神经的机械压迫刺激;另一方面结合脉冲射频通过生物电42-45°刺激,调节面神经功能,既不损害神经,又能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从病因、生理病理学的综合治疗,最大程度的恢复面神经的正常功能。
当然,面肌痉挛临床上属于疑难病症,其临床疗效有待长期、大样本的临床观察!
附1
按Cohen等制定的痉挛强度分级。
0级:无痉挛;
1级:外部刺激引起瞬目增多或面肌轻度颤动;
2级:眼睑、面肌自发轻微颤动,无功能障碍;
3级:痉挛明显,有轻微功能障碍;
4级:严重痉挛和功能障碍,如病人因不能持续睁眼而无法看书,独自行走困难。神经系统检查除面部肌肉阵发性的抽搐外,无其他阳性体征。少数病人于病程晚期可伴有患侧面肌轻度瘫痪。
张中义
疼痛科主治医师
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参与省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家级及核心期刊近10篇。擅长采用弧刃针刀、中医正骨结合现代医学微创介入治疗颈肩腰腿痛、病理性疼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及疑难复杂的部位性疼痛。
联系方式:15136412889(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