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当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夏至过后的气候特点是: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对流天气,如雷阵雨等。这种天气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中描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夏至和冬至一样,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节气。夏至过后,正午太阳高度也开始逐日降低,气温将升高。此时节又是江淮一带的“梅雨”季节,空气非常潮湿,经常是阴雨连绵的天气,家中物品容易发霉,蚊虫繁殖速度快,肠道性的病菌容易滋生,这时要注意饮用水的卫生,尽量不吃生冷食物,防止肠道疾病和传染病发生。
夏至后,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应以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为目的,可多吃些苦味食物,宜清补。在强调饮食清补的同时,勿过咸、过甜,多吃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物,绿叶菜和瓜果类等水分多的蔬菜水果都是不错的选择,如白菜、苦瓜、丝瓜、黄瓜等。
在这,还要向大家推荐一种食材——生姜。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饭不香,吃生姜”,这都概括了生姜所具有的营养价值和食疗作用。夏季暑热,多数人食欲不振,而生姜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对于防暑度夏有一定益处。
随着气温升高,人体出汗量增加,人体需水量在加大,对此,在饮食上应加以调节,可以喝些绿豆汤、淡盐水等。但需注意,绿豆属于凉性食品,不宜多喝,属于寒凉体质和体质虚弱之人就不宜饮用绿豆汤。
夏季天气炎热,冷水洗浴是很多人喜欢的消暑方式,但此时人的汗孔肌腠均处于开泄状态,寒气极易侵入人体,导致阳气暗损,造成的常见病症如手足发冷,小腿转筋,双目视物不清,甚则出现发热证。同时,即使是热水洗浴,也要注意洗澡后要避风。
夏至以后在精神上也要注意调养。《周易》中说到:夏属火,对应五脏之心。因此,夏至后重在养心。烈日炎炎,往往容易使人心烦意乱,烦则更热,甚至影响人体的功能活动,产生许多精神方面的不良影响。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因此,要善于调节自身情绪,及时排解压力,保持心境平静,心胸开阔,豁达乐观,顺应自然界阴阳气交接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