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申请成为专栏作者,或原创投稿
请联系:editor@med.sina.com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在临床使用上有130种易短缺药品。通过有关部门的不断努力,其中50种药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那还有其他80种短缺品种怎么办呢?
6月28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国家食药监管总局等9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为解决药品短缺问题开出了 “药方”。
据了解,一些低价药,包括少数急救用药和一些重要疾病的用药存在全国性短缺现象,由此造成的药品临床使用问题非常突出,病人看病时候没药可治,已经危及生命。业内专家表示:廉价药品正以每年几十种的速度消失。
短缺药品中有洛贝林等抗休克药,有乙酰毛花苷(西地兰)、多巴酚丁胺等治疗心力衰竭药,有的是治疗白血病和癌症药品,也有是结核病、艾滋病的基本用药,还有如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甲巯咪唑。另外,儿童用药品种短缺、剂型少的问题长期存在,不少医院以成人药代替。一家乡镇卫生院院长表示,本来可以在当地救治的患者,有时候会因为没有急救药而把病人转走,无形中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对本医院的医疗资源也造成了浪费。
同时,有些短缺药物如鱼精蛋白、皮质激素、他巴唑等。这些药品价格低、临床用量少而且生产的企业也很少。可是这些药物对于有些疾病是必须的、无可替代的。以注射用促皮质素为例,本来正常售价在8块钱左右,但由于短缺,该药黑市上一度被炒到4000元,价格翻了500倍,但需求仍是旺盛。
据专家分析,药品短缺主要有五大原因:
三是有些急救药品属于小品种,平时用量较少,医院缺少必要的储备,急救时候找不到药了;
药品作为特殊商品,关乎人的生命,具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完全靠市场,价格低、用量小的药品就有可能出现长期短缺,必然对群众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政府该出手时就出手,用“有形之手”纠正市场失灵,保证救命药的供应,为患者 “托底”。
从28日举行的发布会了解到,国家将通过以下几个手段,建立解决短缺药品问题的长效机制。
一是定点生产。去乙酰毛花苷(西地兰)是治疗心力衰竭的强心药物,洛贝林和多巴酚丁胺是在急抢救中必需的呼吸中枢兴奋药物及抗休克药物,甲巯咪唑则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这4个药品都是临床需求量小、供应不稳定的药品。对于这些药物继续实行定点生产。
二是重点监测。每个省份布局15个监测哨点,还要逐步扩大监测范围,联通药品研发注册、生产流通、采购使用等重点环节,实现短缺药品信息监测全覆盖。实行监测信息每月零报告制度,建立四级监测网络体系和预警机制;建设基于大数据应用的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强化对药品研发、生产、流通、使用情况的综合评估。
三是清单管理。合理界定临床必需药品短缺标准,建立国家、省两级短缺药品清单管理制度,根据短缺原因、程度、影响范围等,及时启动国家或省级应对,定期公布相关信息;根据短缺原因、程度、影响范围等,及时启动国家或省级应对。而且不断优化清单,实现短缺药品清单动态管理。
四是开展联动。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人社部、商务部、国资委、国家工商总局、国家食药监管总局等组成国家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工作会商联动机制,各个省之间也要做到信息共享,形成联动。综合评估辖区内药品短缺信息和应对建议,解决局部性短缺问题。
国家设定的目标是:2017年底建立短缺药品信息收集和汇总分析机制,完善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和清单管理制度,初步建成基于大数据应用的国家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管理平台和短缺药品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健全部门会商联动机制,初步建立国家、省、地市、县四级监测预警机制和国家、省两级应对机制。
到2020年,实现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管理和短缺监测预警信息资源的共享共用,建立成熟稳定的短缺药品实时监测预警和分级应对体系,构建短缺药品信息收集、汇总分析、部门协调、分级应对、行业引导的工作格局,形成具有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制度。
撰文:由子
编辑:Holly
*声明:本文由入驻新浪医药新闻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医药新闻立场。
相 关 推 荐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