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中药材常用术语-第二季

中药材常用术语(二)


去芦:“芦”又称“芦头”。一般指根头、根茎、残茎、叶基等部位。历代医药学家认为,“芦”为非药用部位,有的且“致吐”,故应去掉。例如人参、防风等。

 去茎:去茎,是指用根部的药物须除去非药用部位的残茎。例如丹参、防风均除去残茎,使药物纯净。

 去枝梗:去枝梗是指去除某些果实、花叶类药物非药用部位的枝梗,以使其纯净,用量准确。例如五味子、连翘等。

 去核:有些果实类药物,常需用果肉而不用核(或种子)。其中有的核(种子)或属于非药用部位,有的是核与果肉药效不同,故须除去或分别人药。例如诃子、山茱萸等。

 去毛:有些药物的表面或内部常着生很多绒毛,服后能刺激咽喉引起咳嗽或其他有害作用,故须除去,可分别采取下列方法:①刷去毛:例如枇杷叶、石韦等。②烫去毛:例如骨碎补、狗脊等。③燎去毛:例如鹿茸的茸毛等。④挖去毛:例如金樱子等。

 去心:“心”一般指根类药物的木质部或种子的胚芽而言。有些药物的木质心属于非药用部分,故须除去。例如巴戟天去心,再如莲子心和莲子肉作用不同,故须分别药用。

 去头尾足翅:一些动物类或昆虫类药物,有的需要去其头尾或足翅。其目的是为了除去有毒部分或非药用部分。例如虻虫等。

 去皮壳:有些药物的表皮(栓皮)、果皮或种皮属于非药用部位,或有效成分含量甚微,或果皮与种子两者作用不同,均须除去或分离,以便纯净药物或分别药用。例如厚朴、杜仲等。大体分三类:①根和茎类:例如桔梗、北沙参等。②树皮类:例如肉桂、杜仲、黄柏等。③果实种子类:例如桃仁、杏仁。

术腿:白术上部留有一段木质茎,习称“术腿”。

 龙头虎口:指蕲蛇头部呈三角状而扁平,吻端呈“翘鼻头”,口较宽大,习称“龙头虎口”。

 凹肚脐:指天麻一端有自母体脱落后的圆形疤痕,称凹肚脐或肚脐眼。

 凹窝:指种脐的凹痕,多见于砂仁类中药的种子表面;或指根头部地上茎脱落后留下的凹陷部分。

 田鸡头:指黄连根茎条短多岔枝的较次品,或指未去心的远志梗部带有毛的部分,习称田鸡头。

白瓤:指茎中央海绵状的白色髓,如广藿香的茎。

 白心:指药材加工时蒸煮时间过短,中心未透,部分淀粉未糊化而形成的白色斑块状,习称白心。

 白眉:指扁豆种子一端具白色隆起的株柄,形似眉睫而略弯曲,称白眉。

 白颈:指地龙生殖时期产生的生殖环带,位于14~l6节处,类白色,俗称“白颈”。

 鸟喙状:指种子药材的一端较尖似鸟喙。

 包煎:为防止煎后药液混浊及减少对消化道、咽喉的不良刺激,如赤石脂、旋覆花等,要用薄布将药包好,再放锅内煎煮。

 皮松肉紧:黄芪横断面的皮部疏松,木质部较结实,称“皮松肉紧”。

 皮刺:指皮类药材表面的一种硬而尖头的突出物,称皮刺,如海桐皮。

 扫帚头:指根类药材顶端的棕丝状或纤维状物(通常是残存的叶基维管束),呈现小扫帚状。例如防风、蓝刺头等。是药材的非药用部位。

 过桥:黄连的根茎有一段节间很长,光滑如茎杆,称“过桥”。

 西北药:指陕西、甘肃、宁夏、青海、西藏、新疆等地所产的道地药材,主要有:冬虫夏草、大黄、当归、羌活、秦艽、宁夏枸杞、银柴胡、秦皮、潼蒺藜、新疆紫草、新疆甘草、雪莲花、羚羊角、牛黄、麝香等。

 有油条:指杭麦冬药材久置或经夏后色渐转红的一种现象。

 夹杂品:因采集加工粗劣,或有意掺假,经营把关不严而混入药材的非药用部位或非药用种类。

 尖蒂:指枳壳药材果皮顶端的花柱残基。

 当门子:麝香仁野生品质柔、油润、疏松,其中呈不规则圆形或颗粒状者习称“当门子”。外表多呈紫黑色,微有麻纹,油润光亮,断面棕黄色,粉末状者多呈棕色或棕褐色或微带紫色,并有少量脱落的内层皮膜和细毛。

与其相忘江湖,不如点击“蓝字”关注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